第77章 保护机制(加更)
实验区的第一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是江淼自己的专属实验室之一,也是专门用于进行转基因的实验室。
并没有让其他人插手自己的研究工作,主要是他的研究方式异于常人,和别人一起研究容易被看出问题。
目前张成栋等人正做草莓苗的组培繁殖,所谓的组培繁殖,其实就是类似于扦插育苗,只不过组培繁殖不能在大棚丶露天农田进行,而是要在专业的无菌实验室进行。
因此组培苗又被称为脱毒苗。
其实江淼精挑细选出来的茉莉草莓丶香草草莓丶奶酪草莓,都是高抗病品种,就算是不使用组培脱毒,也可以在一片农田之中,连续种植四五年左右,才有可能出现针对性的细菌病毒。
现阶段开启组培育苗生产,其实脱毒并不是主要目的,而是为了快速爆产能。
毕竟匍匐茎扦插育苗和种子育苗的速度太慢了,不利于大规模扩大生产。
目前整个实验区内,其中15亩面积的实验室,就是专门为组培育苗而专门设计的。
采用组培育苗技术,只要完成前期的前四代培育,之后每亩实验室每45天左右,就可以生产二十几万株草莓苗。
通常情况下,草莓组培育苗以45天左右为一代,每一代会比上一代增加6~7倍的数量。
以当前100株苗为初代,经过45天后,二代苗就是700株;
再过45天,第三代苗就是4900株…
再过45天,第四代苗则为3.43万株…
以此类推,第五代苗就可以达到24万株左右。
如果15亩育苗实验室全部投入使用,大约在半年后,每45天就可以生产360万株草莓苗。
实际上,360万株苗对于海陆丰公司而言并不算太多,因为南湖农场的大棚是采用地面加架空种植结合的,每亩需要1.2万株苗。
目前360万株也就种植300亩而已。
考虑到了目前南湖农场的面积,加起来只有600亩,其中规划为种植草莓的面积,更是只有200亩;剩下400亩,除了50亩实验田,150亩是人参果丶200亩是番茄。
因此实验室的组培育苗肯定不能搞太多,不然只能选择对外出售种苗了。
虽然海陆丰公司已经申请了种子生产和销售的许可证,三个草莓品种也注册了相关的专利,但是江淼现阶段并没有出售种苗的想法。
一方面是三个草莓新品种还没有完全被市场熟知,主动推销的效果不会太好。
另一方面,作为高附加值的产品,现阶段还处于高利润阶段,没有必要出售种苗,给自己制造竞争对手。
而且江淼太了解国内一部分种植户的心态。
国内一盘散沙的种植户,一看到哪个农作物的市场价格高,往往就会一窝蜂地冲向哪个农作物,然后毫无规划和风险管理的扩大规模。
当农产品大量上市后,就被收购商卡脖子,紧接着种植户之间相互内卷价格,最后干得自己的利润越来越低,但市场零售价却不见减少多少。
从沙糖桔,到阳光玫瑰葡萄,再到猕猴桃,一个个惨痛的案例,就活生生摆在那里。
因此江淼就算是以后打算出售种苗,也不会毫无节制的在全国各地展开销售,最多指定一两个县,作为该地的专属品种,然后禁止其他地方种植。
不然各地种植户内卷起来,可以将海陆丰公司的三个草莓品种给干成白菜价。
到时候种植户为了利益,就会选择降低品控,来减少成本,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现在市面上六七块钱一斤的阳光玫瑰葡萄哪里来的?
就是疯狂内卷带来的品控下降,从而导致收购商不愿意收,种植户只能低价甩卖,低价甩卖的低品质阳光玫瑰葡萄,又进一步形成劣币逐良币的效应,逼迫那些维持品质的种植户降价,从而一步步导致种植的利润不断下降。
因此要保证新品种的合理利润,适当控制种植区域和种植规模,就是一个非常有必要的手段。
同时还不能对于种植户太过于放任自由,不然他们很快就会被收购商各个击破。
比如去年的翠香猕猴桃,就出现了不小的风波,起因就是有电商销售商要求种植户提前采摘发货,本来九月底才适合采摘的果实,结果在八月份就开始采摘了。
提前采摘的猕猴桃,就算是放再久,也不会变软,哪怕是勉强变软了,品质也非常差。
在种植户各自为战的大环境下,自然有人会为了眼前的利益,向电商销售商妥协;同时一部分毫无底线的电商,也为了短期利益,抢时间发货,根本不在乎产品的质量。
这种行为导致产品口碑崩坏。
人家电商公司可以改头换面,你种植户可没有办法改头换面,除非你改种其他水果。
问题是早期投入的大量成本呢?
特别是非草本类的水果,从种植到收获,至少需要一两年时间,投入这麽多成本,还没种植几年就要面临淘汰,铁定收不回本。
因此那些提前采摘果子的种植户是非蠢即坏,而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