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喜上回在李家集庙会上收了一个坛子,在与老黄的相处谈话中,居然发现他对明清历史很有研究。
她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坛子抱给他看看。没想到老黄一眼看出这坛子就是明代宣德年间的东西。
这可把二喜乐的见牙不见眼。最近趁着农忙放假,二喜天天找老黄学习一些关于文物的知识。万一哪天能用上,再捡个漏呢!
农忙还没结束,林秀兰就带着小喜进了城。城里的制衣厂开工了,王建设忙着当二道贩子挣快钱,制衣厂就交给了林秀兰。
林秀兰临走前,二喜让老妈进城后给小喜找个保姆。林秀兰不以为然,一个孩子她还看不了啦?自己这样的人家哪配用保姆!
到了城里第三天,林秀兰就吃不消了。原因无他,还是因为二喜。二喜给王建设出的主意,工厂工人没有基本工资,按计件单价和数量以及质量计算工资。
干的越多越好,工资越高。而且是按货的批次付工资,干的越快,拿钱越快!
好多抱着试一试的工人干完第一天后,暗自计算工资的时候就不淡定了。从此以后加班是常态,有时候能干到夜里十点。
夜里带孩子的林秀兰可熬不住了。请看大门的柴大爷帮忙找保姆,就一个条件——老实本分。
第二天,柴大爷找的保姆就来了,是一个干净利索的中年妇女。这人叫胡月红,家就是县城的,离厂子不远。她也是个可怜人,嫁过两个丈夫,都因病过世。两次婚姻也没生下个一儿半女的。第二任丈夫死后,就被婆家轰回了娘家。
回到娘家的胡月红,并没有得到哥哥嫂子的心疼怜悯。反而一心想把她再嫁出去。可相亲对象一听说她死了两任丈夫后都纷纷打了退堂鼓,并说她克夫方子。后来她克夫的名声越传越远,再也没能嫁出去。
因不想看哥哥嫂子的角色,这些年,胡月红一直都在在外面租房住,打些零工养活自己。柴大爷是她的亲舅,她的父母当然心疼她,可人老了,自己都要看人脸色,哪能顾得了她。
厂里厢房里都做了仓库,林秀兰就腾出正房西屋给胡月红和小喜住。看她带了小喜几天,事事妥帖周到,比林秀兰这个亲妈做的都要好。在承诺给她开一月100的工资后,就彻底撒开手,全身心投入到工厂生产中。
小王庄的二喜姐妹还是由王川看顾,只不过吃饭确是在殷老太家。家里的地托付给了王建文和王建立。
城里工厂开业的第三天,王建设拉回一部分布料给两个弟弟,并以每台机器每月10元的价格出租给了他们。在留下衣服底版后,王建设又开始跑他的生意。
这批布料在半个月后全部做成成衣出仓,赶上了秋季最后一波销售热潮。二喜的俩叔叔在又挣到一波快钱后,决定购买租用的机器。最后王建设在收了他们半个月租金后,以每台一百块的价格卖给了他们。
二喜本以为讨饭吃的生活就要结束,没想到王建设又搞到了一批条绒布,准备接着干。这下二喜不干了,韩小风也不干了。一个不想为了三顿饭来回奔波,一个想念相伴几十年的老伴儿。
还是二喜打电话给林秀兰,出了个很好的主意。就是让胡月红回小王庄照顾四个孩子。林秀兰觉得这个主意很合理。反正她在工厂也顾不上孩子,不如让几个孩子团聚。在林秀兰150块的高工资诱惑下,胡月红打算去小王庄试一段时间。
胡月红的到来让每个人都很满意包括胡月红自己。在胡月红潜意识的印象中,这三个长时间没父母管教的孩子是脏污野蛮没有礼貌的。
结果第一次的见面,就让她对这几个孩子印象很好。几个孩子衣着干净整洁,对她的态度也礼貌尊敬。家里更是一尘不染。在得知家务都是几个孩子在整理时,胡月红当即决定长期留下来。
林秀兰看双方都很满意,在留下了一个月的家用后,当天下午就心急如焚的赶回厂子。
所有人都步入了正轨,只有一个人不开心,那就是王清风。殷老太看孙子的情绪不高,提醒他可以去二喜家蹭饭后。这才让王清风有了笑容。
此后的日子里,王清风每天放学后,都会经常到二喜家吃饭。胡月红很喜欢这个漂亮的小男孩,每次来都会跟着二喜叫她大姑。
胡月红在小王庄呆的第十天,二喜就找她单独谈了一次心。二喜一脸的关心体贴:“大姑,你来这些天,有啥不适应的不?我们有什么做得不好不对的,您就直说。我爸妈不在家,您就是我的长辈。你可千万不能跟我们客气。”
“你们很好,哪有什么不对的。刚来这儿的几天是有些不适应,这几天好多了。你们叫我一声大姑,我就拿你们当自己家孩子。”胡月红是真得很满意。
这几个孩子每天洗漱,上学,洗衣服都是自己管自己,每天还都积极的做家务。除了做饭不沾手,甚至还抽时间帮忙带小喜。就连五虚岁的三喜也从不捣乱,让她轻松不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