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刺杀张让、棒杀蹇图、鸣冤党人、进谏三公,这些在外人看起来相当幼稚且毫无实际意义的行为被吕布大加追捧。也许时移世易,换作吕布生在洛阳的高门望族的家世之中,他也会做和曹操一模一样的事情,所以这才是吕布对曹操高度评价的原因,同时也是他所说的“平生唯一知己”的典故所在。
可是在什么时候他们开始产生分歧了呢?曹操已经率领兵马斩首数万了,吕布还活在他那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清平梦想里。
——长社一战之后,曹操立了军功,被提拔为济南相。自大汉以来都是实行郡国制,郡直属朝廷,国是分封给诸侯王的领地。后来王国势力被景帝削弱,诸王不再参与统治,因此诸侯王国的实际权力人物就是由朝廷任命的国相。
曹操就任济南相后做了哪些事呢?
首先他就上书奏免了全济南国十分之八的贪官污吏!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把整个济南国的豪强都给得罪了一个遍!当时的县官令长各个贪赃枉法,可是地方上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和家族势力摆在那里,每一任就职的国相都不敢管。唯独曹操这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甫一驾到,就罢去了百分之八十贪官污吏,这是何等的魄力、何等的铁腕!如此嫉恶如仇雷厉风行,如此的重教尚法倡廉惩腐,已经成了当时不畏强权不畏宦官的标杆性人物了。
第二件事就是禁断淫祀。淫祀是指放纵且失去节制的祭祀,当时特别流行给景王刘章立祠,青州诸郡还好,尤其济南这边风行,光刘章一人就立祠六百余座,奢侈日甚民坐贫穷,因为涉及到权贵和世族的利益,还要触动到
民风民俗的变易,所以历来就没有一个国相敢禁止这件事的。
然而曹操却做到了。他一声令下,把祠屋砸掉,顶着空前巨大的压力,以雷霆万钧的手段毁掉了兖州青州一带的恶习,明令禁止不管是官是民都不得再立祠祀,虽然在他离任以后有死灰复燃的迹象,但是在他任期内是断断再无此事发生了。
这两件事都是吕布高度赞扬的,他甚至一度对我们说“但凡天下再多几个曹孟德便太平了”,可是曹操却做了一件令我们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事情,那就是他主动请辞了。
按理说他就任济南相后,做了这些利国利民的好事,又进一步打压了地方豪绅和宦官集团的势力,应该进一步打牢基础图谋发展才对。可是他好像看清了现状和未来,知道身在官场不会再有更大的作为和建树,只会被各方势力针对,于是蛰伏起来静静等待时机的到来。
传闻他回到了家乡谯县,春夏习读秋冬戈猎,看似不问世事,实则韬光养晦。许多慕名而来的勇士和他结交为挚友,也为他日后争夺天下打下了良好基础。在这期间,朝廷两度征召他进京他都推辞了,放着堂堂的东郡太守和议郎不做,他也要看准时机再度出山。
曹操于是就这么消失了。消失在官场,也消失在江湖中。
吕布为此落寞了好一阵子。在他看来或许曹操是看透了官场腐朽朝廷昏暗,从此就安心做个隐士,再不过问百姓苍生了。可是这几年却是曹操的父亲曹嵩在朝廷正走红的时候,中平元年曹操辞官回乡,他父亲曹嵩却在朝野如日中天。到了中平二年,灵帝设西园万金堂大肆卖官,曹嵩出钱一亿,买了个三公太尉之职,为远在谯县的曹操卷土重来铺垫好了完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