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泪沾裳>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革命,从受封秦王开始!> 第113章 军中贪腐,水培植物(求订阅!)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3章 军中贪腐,水培植物(求订阅!)(2 / 3)

朱樉在这之前,给过徐妙云一整套按照后世体系编撰的科学书籍。

包括,数学、生物、化学、物理等诸多内容。

当然,这一整套书籍,不过是后世初中水平。

很多内容,都没有进行太过深入的探讨。

例如在生物方面,朱樉只是用哺乳动物来描述了一番胚胎从受精卵到诞生的过程。

对于人类的发育过程,还没有进行撰写。

如果写了,朱樉能够想到那些理学家。

会对他掀起一阵阵暴风骤雨的口诛笔伐。

在化学方面,也只是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元素论。

并没有阐述更加深入的原子核、电子理论。

毕竟以这时候人的理解能力,根本无法想象这个世界,竟然是建立在这样看似毫不稳固的体系之上。

元素论,朱樉已经是在他们的接受极限上试探。

“看过了一些,除了数算之外,其他看的都不是很明白。”

徐妙云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

“植物的生长,当真可以不需要土壤?”

朱樉在生物这一册书中,提出来的这一理论。

对不少人来说,确实是难以置信。

“是啊。”

“任何植物,只要有阳光、水分、空气、肥料。”

“这几样东西,在合适温度下,就能够生长。”

两人漫步在河边,边走边聊天。

“你应该在母后宫中,看到过一件透明琉璃盆栽吧?”

那是个用透明玻璃吹制出来的大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本身并没有稀奇的地方。

稀奇的地方在于,它里边没有一点泥土,只有看似透明的水。

白花花的植物根系飘荡在水里。

却长得比那些扎根在肥沃土壤中的花花草草还要好。

叶片绿油油的。

虽然一直没有开花,但是任谁都能够看出它生命力的旺盛。

徐妙云回想起皇后宫中的摆设,在窗台上,确实有一盆异常显眼的琉璃盆栽。

她之前还曾好奇问过,马皇后说是朱樉送的。

“那是我前年送给母后的礼物。”

朱樉:“冬日里,有一盆绿植在宫中,心情会好上不少。”

如果是明朝其他朝代,冬日里宫中肯定是要摆放不少的鲜花装点。

但老朱和马皇后都是不喜铺张浪费的性子。

让人不要在宫里摆放鲜花。

毕竟这些鲜花,都是要消耗大量的财力,才能够做到在冬日里盛开。

朱樉就花了点心思,让人吹制了个大水盆。

然后在其中水培了几株绿萝,既能够养眼,也能够清新空气。

绿萝原产于东南亚的热带雨林,不过很早就传入华夏大地。

唐代就在岭南之地,小范围的种植。

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绿萝还有治跌打扭伤、消肿止痛、抑菌、活血的功效。

不过在应天府,绿萝还很少见,朱樉费了不少的心思才找到。

“原来那尊琉璃瓶中养的绿萝,就是满足了这几样东西吗?”

徐妙云有些后知后觉地说道。

“这么说来,这片田地,就是比别处多用了水肥?”

没人能够让太阳给予更多的阳光。

空气也是同样的道理。

唯一能够改变的,就只有水和肥料。

朱樉指了指田地之间错综复杂的水渠:“这些沟壑,让我们的田,能够有更多的水。”

“除此之外,老吴还带人打了不少的深井在各处。”

“这样即使是河水不够多,依然能够汲取地下水来浇地。”

然后又指了指不远处存放肥料的仓库:

“这里存放了上万斤的各种肥料。”

“也只是堪堪够这四百亩田地使用。”

“这还只是开春的追肥,后期大概还要再施两三万斤的肥料。”

“才能够保证,整片田地的高产状态!”

徐妙云一开始对朱樉口中动辄上万斤肥料,没有太大的概念。

稍稍心算一番后,才有些惊讶道:

“那岂不是每亩地要用近百斤的各种肥料?”

徐妙云从书上也见过不少粮食亩产的记录。

大多都是亩产一石,或是亩产二石。

按照这样的产量来算,除非肥料的价格很低。

否则朱樉还要往里边倒贴钱。

“是啊。”

两人已经又走回到原先的位置。

王府护卫正和实验田的农工们一起,收拾朱樉刚刚炸上来的鱼。

“我也想看看,这样能不能达到亩产三石。”

“达到六百多斤。”

几个露天的灶台,已经被护卫们垒了起来。

秦王军中,不少战力彪悍的护卫都当过火头军。

因此垒灶台也算是护卫们的基本技能。

从仓库中翻出几口,略微上锈的铁锅。

用清冷的井水冲洗,竹刷刷去表面的铁锈,丝瓜瓤擦洗一遍。

架到红砖垒成的灶台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