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晋转头看向陈之道:“先前顾蔚然送过来多少战俘?”
陈之道向前一步,恭敬地回道:“差不多有五万人。”
“你留下了多少?”
“臣从中选出来不到一万会干农活的人。”
李晋沉吟道:“不能让这些战俘白白浪费粮食,将他们都送去辽东修路吧。”
听到李晋刻意提到养活这些战俘的成本,陈之道心领神会。
“陛下,养活这些战俘费不了多少粮食,只要每日给他们一碗粥,能让他们活着就行。”
“不过修路是个体力活,到时候一天吃一顿粥恐怕不太行。”
“得再加一顿。”
在这个时代之中,战俘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即便是李晋此时提出来,要将这些人全部坑杀,大臣们也不会有任何的意见。
李晋笑着看向向晖:“向爱卿,朕这个想法是不是要比发动徭役好得多?”
发动徭役,动用的就是大秦的百姓。
虽这些征发的民夫同样没有什么话语权,但是这些人毕竟是大秦的百姓。
过于苛责,无论是朝廷的脸面,还是民间的舆论都不会太好。
陆辉拱手道:“是,臣明白了。”
“等陈大人将这些战俘送到辽东之后,老臣一定会加快进度,赶在寒冬到来之前将前往辽
东的道路修缮一遍。”
从京城到辽东有数千里之遥,想要在寒冬到来之前将道路修缮一遍,必然要不分昼夜的赶工期,可以想象,到时候修成的道路必然是用人命填出来的。
随着这番对话的落下,大臣之中倒是没有人去在意这些战俘的生命,反而有人起了别样的心思。
大秦是农业国家,士族与京城的贵族在各地有不少的田产。
但是以大秦的农业技术水平,想要耕种这么多的土地,必然要将这些土地租出去给佃农耕种。
因此先前李晋提出想要迁徙百姓的时候,有不少大臣反对此事。
万年县的百姓能顺利地迁徙到辽东,也得归功于李晋亲自前往万年县,将县令一家的丑事给抓住。
但此时李晋等人的对话,却给这些王公贵族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如果能从陈之道的手中,将这些战俘买过来,到时候就不需要佃户来耕种自家的土地。
从成本上来说,让佃户种地,需要将当年收成的三到四成粮食分给佃户,但是用战俘的话,只需要提供几碗清粥就行了。
即便这些人耕种的本事差了一点,但是谁家府上还没有几个精通农事的老农?
让这些老农好好调教一番,这就是不要钱的好劳力啊!
李晋坐在龙椅上,居高临下,能看到大臣们表情上的诸多变化,眼看着有人生出了想法,李晋心中也舒了一口气。
只要这些人对南洋诸地的战俘产生了兴趣,明年再一次提出迁徙百姓的计划之时,这些人就不会有太多的反对意见。
“今日的事就议到这里吧,退朝。”
大臣们纷纷向着李晋行礼告退,却有几个王爷留在了大殿之中。
李晋明知故问道:“皇叔祖,你们这是要做什么?”
李奕拱手道:“老臣想问陛下,我大秦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使节?”
李晋表面上不露声色:“自然是选择身份对等,又能听为我大秦争取利益的人。”
李奕抚着胡须:“不知道陛下觉得我们这些人府中的世子如何?”
“由他们担任正使去与金国王子谈判,也不算辱没了身份,又能为陛下出一份力。”
如今的北方没有了匈奴,大秦的军马可以肆意在草原上驰骋。
金国已经摆出了低人一等的姿态,李晋派出各个王府的世子,也能说得过去。
李晋从龙椅上坐直了身子,话语中带着几分冷意:
“朕先前不是已经说了吗?”
“此事先放一放,让朕想好要从金国要什么再做决定。”
以两国如今的态
势,李晋只要开口要矿石,金国断然不会拒绝。
以大秦如今的国力,仅仅要一点矿石着实有点亏,因此李晋想让金国多送点东西。
另一方面则是战事还没有完全结束,张泽带着的人正在漠南漠北扫尾,等到扫尾结束之后,大秦驻扎在北方一线的军队,就能给予金国沉重的压力。
让他们没有办法拒绝大秦朝堂的意见。
见到李晋发怒,李奕等人面面相觑。
作为皇室成员,尤其先前李奕还被李晋在太庙之中软禁过,这些人不敢过分得罪李晋。
李奕稍有迟疑,但还是站了出来:“那陛下能否让陈大人将手中的一万战俘分给我们?”
李晋心中好笑,原来这群人打的是这个主意。
看来先前朝会的时候,提一下这些战俘还是有用的。
李晋故作沉思,余光注视着满眼期待的诸王。
等吊足了他们的胃口,这才为难地说道:“将这些战俘从南洋运送到京城来,又将他们好吃好喝地供养着,朝廷也花了不少银子啊。”
“朕倒是有心将这些战俘,送给诸位王叔和皇叔祖,可是现在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