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文献资料对于普通人而言或许不慎重要,可是对于李恪,对于大唐,却是万分重要!
因为一旦这些真相公之于众,大唐皇室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将直线下降,而且是无法挽回的那种。
要知道,无论是玄武门之变的真相,还是渭水之盟的真相,都足以震惊世人,颠覆世人对大唐皇室的固有印象。
一旦这种印象被颠覆,那么大唐皇室的所有颜面都将付之一炬,无法再拾起。
那人发动西突厥对大唐战争,一方面当然是想着战争成功以后夺取大唐皇位,成为大唐的主人。
可风和城战败,他此时此刻的目的只怕已然不是成为大唐皇帝,而是彻底搞垮整个大唐!
他得不到的,也不允许别人得到!
这才是他的性格!
李恪想到这里,一时心惊不已。
因为他没想到这件事已经发展到这种地步,看上去似乎已经快要超出他的掌控!
无论是渭水之盟的真相,还是玄武门之变的真相,都不能公之于众,绝对不能!
当然,他当初也曾找寻过这些真相,可是当他细细回想起来,他要找出这些真相,只是为了给自己的生母讨回一个
公道,于整个大唐无关,于大唐皇室在百姓心目中的颜面无关。
可那人要做的,却是颠覆整个大唐。
“好狠!”
饶是李恪,也不由得为那人的“胆魄”而感到心惊。
李恪转身走出了御书院,脑中不断在想整件事的前后因果。
他觉得自己一定忽略了什么,可是却又不清楚到底还有什么是自己没注意到的。
跟在他身后的李义府问道:“殿下,那现在我们怎么办?”
李恪摇了摇头,并未说话。
无论那人有没有拿到关于那些真相的文献资料图志等书籍,此时再去寻找泰西封城内的奸细只怕已是很难。
因为李靖中毒之后,再加上拜占庭大军的进攻,泰西封而今已经成为一个四门封闭的地方,绝对没有人可以从这里离开。
但是李恪却没能在城中发现任何有关那奸细的痕迹,足以说明很有可能已经不在城中。
所以现在去抓奸细,已是万万不可能之事。
而拜占庭的大军还在城外,虽只有十万人,但因为对方的希腊火威力极大,而李恪因为是远征,此次在泰西封并未留有太多的将士,总共也就十五万,飞龙军前去了耶路
撒冷阻击拜占庭的海军,故此想要一鼓作气将拜占庭的陆军彻底击垮,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办到的事。
如今,如果说他真的还能做点什么,那就只能是不断的从安西都护府调兵前来了。
“吐蕃那边情况如何了?”
李恪问道。
“松赞干布在文成公主的建议下已经亲自去长安向皇帝陛下请罪了。”
“不过末将听闻吐蕃国内有许多贵族对松赞干布此举不满,私底下已经在议论如何推倒松赞干布对吐蕃的统治。”
“殿下也知道,吐蕃大军的掌控权,一直由松赞干布任命的大将所掌控,而一旦这些将领脱离了松赞干布的掌控,那后面的事就很难说了。”
从风和城退走后,吐蕃大军当然直接回到了吐蕃国内。
可是对于调动如此之多的大军,却没有半点收货,这引起了吐蕃国内很多人对松赞干布的不满。
一方面他们鄙视松赞干布对大唐的软弱,一方面他们又不满松赞干布在风和城之战中的出尔反尔,这导致了吐蕃大军空手来回没有任何收获,白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资。
所以吐蕃国内也可谓是风起云涌。
而松赞干布在得
知李恪在风和城大败乙毗沙钵罗叶护的西突厥大军后,当即决定带着文成公主前去长安向李世民请罪。
其实从一开始松赞干布也是不同意与大唐开战,但架不住他手底下一帮人的游说,这才勉强同意借道借兵给乙毗沙钵罗叶护。
毕竟在争夺底盘这件事上,即便是松赞干布,那也是做不到绝不心动的。
当然,这也为后来吐蕃与大唐接连开战埋下了伏笔。
历史上吐蕃与大唐从贞观年间一直打到宣宗时期,可谓老冤家。
而今松赞干布已经逐渐管不住他的手下,吐蕃大论,即宰相——论东赞更是坚定的对唐主战派,此次松赞干布在与西突厥联合作战上的失利,极有可能成为论东赞再次发动对唐战争的理由与借口。
李恪闻声,脸上当即浮现一缕忧色。
此时,他手上虽有七八十万大军,但大部分都用来驻守已经取得的城池。
比如在原西突厥地区,李恪留了二十万大军,一方面要清理西突厥残余势力,一方面要防御伏尔加保加帝国。
这是必须要留的,也是彻底占领西突厥的必须兵力。
当初李世民便是因为没有在波斯留守
大军,所以导致波斯的残余势力很快汇集,与阿拉伯人重新联合,导致了此次乙毗沙钵罗叶护能够召集五十万大军联合攻打大唐。
若是当初李世民能够在波斯留下大军,彻底清缴波斯萨珊王朝的残余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