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粟说完,赵佶和群臣一愣。
生产建设兵营,这又是什么东西?
钟粟就算有一个高深莫测的师傅,也不至于连这个都琢磨吧?
如果连这些都想到了,那和妖孽有区别吗?
“钟卿,何为生产建设兵营,历朝历代可有先例?”
钟粟提出来的东西,不知道不算孤陋寡闻。
赵佶也不是那种一味装13的人,还是代表大家说出了疑问。
“生产建设兵营,极为适合边地建设发展。
大宋边地,基本以农牧业为主,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落后。
总之,农耕手工发展处于停滞状态,仅有的少数人生活贫苦不堪。
而戍边大军却长期驻守,无仗可打之时自然可以休养生息屯垦戍边。
除了边军之外,那些受伤军士,也可以继续留在生产建设兵营。
还有就是,我大宋皇帝虽说仁慈,但难免还是有不少刺配人员,总不至于让他们吃白饭吧。”
钟粟说到这里,曾布连声咳嗽。
大宋选择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所以很少杀大臣,尤其是文臣。
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饶,一贬就是一大波。
历史上有记载的仅仅是苏东坡这样的名人,其实总量的
确不小。
钟粟居然说仁慈,曾布怕赵佶脸上挂不住,所以咳嗽提示,但钟粟却充耳不闻。
他不是没听到,只是觉得如果赵佶连这个都要估计,那干脆就别采纳自己的建议得了。
赵佶听到这里,的确没有什么反应。
不是他没有多想,而是他已经被钟粟的生产建设兵营深深吸引。
多好的事情啊,一旦有了这样一直生产建设兵营,很多军队都有了去处。
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些需要贬谪的家伙,有时候身子骨不行,到了岭南这些地方,不但白吃饭,还动不动就挂了。
如果放在边地,没有了烟瘴,还能自食其力,看着不多,但如果集中起来,也是一支庞大的劳动力队伍。
这样一来,自己的对外形象自然会更加仁慈,但实际上这些人还得到了合理的利用,实在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接着说啊。”
赵佶听得津津有味,却被曾布乱入的几声咳嗽给打断。
钟粟倒不是在意曾布的想法,他只是想等赵佶消化的差不多了,然后继续说。
“下臣觉得,除了如此安排,还可以让大批失地农人也去边地。
这样一来,人口也会不断增加,
粮食短缺的问题也解决了。
此后就算边地发生战事,也不需要大规模运粮,免去了轮输转运的耗费。”
赵佶越听越高兴,这个办法简直堪称完美。
哪怕能找到问题,似乎也不多。
“钟侯,老夫倒是想到一个症结,边地如果势力膨胀,会不会尾大不掉?”
曾布本来还抱着鸡蛋里面挑骨头的想法,但现在也被钟粟的美好蓝图所吸引。
他现在已经开始进入了钟粟的思维模式,主动参与谋划。
“这个问题很好解决,生产建设兵营又不是一个,各级将领实行三年一轮换。
当然,也可以由朝廷委派将领,这有何难?
别说换将了,边军也可以定期移防,这样一来,将兵之间不是很熟悉,但管理的方法大体相同。
不管换将还是移防,都不会影响屯垦戍边。”
对于这等小问题,钟粟这个后世来的人实在太清楚不过了,办法简直太多。
只是如果这样做,多少有点挑战大宋军制的意思,就看赵佶有没有这个魄力了。
好在朝中已经被钟粟搅得有点混乱,改革派和保守派的界限已经没有了历史上的那么清晰,这对钟粟来说绝对是一个好事
。
“当然,除了换将移防,只要朝廷把军器打造握在手中,难道还担心一群手无寸铁的人造反不成?”
钟粟说道这里,曾布一阵剧烈的咳嗽。
曾布看钟粟的目光,都有升级为激光的趋势,这可是在朝堂之上,说话难道就不能委婉一些嘛?
什么造反之类的话,居然脱口而出。
“钟侯,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我大宋之民不愿意去,那又该如何?”
张商英显然也对钟粟的这个提议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个不用担心,首先,我们最初只是鼓励失地之民,而且还可以给出免租十年的承诺。
还有就是,边地辽阔,内地有十亩田地,到了边地,分给他百亩又如何?
当然,适当的时候,为大业计,朝廷也可以千金买马骨。”
这些把戏朝廷又不是没玩过,钟粟稍稍一提,大家都明白了。
“如此一来,我大宋边地恐怕也会人口日益繁盛,榷场自然会昼夜不息,倒也是一件好事。
只不过这样一来,难免汉胡通婚,似乎……”
章惇也开口了,他不确定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很重要,说道一半便住嘴了。
“如果两地通婚,只会是好事,试想
我大宋人口数十倍于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