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有些恼怒。
先不说自己是大明皇帝,就算只是皇亲国戚,也没有造反的理由啊!
这身份还不够让人羡慕吗?
贵皇亲国戚还想着谋反,那他这个皇帝当的得有多失败。
一时间,朱元璋根本猜测不到宋隐的想法。
他正准备开口,宋隐先他一步阻止了他。
“朱老爷子,你让大儿子跟我学治理谋划,二儿子学管理运营,三儿子学财政,四儿子行军布阵。”
“这些汇总起来,很难不让人想到造反。”
“何况你几个儿子学完后就没影了,你还说你没打算造反?”
“除此之外,你这些年的积蓄呢?别认为我不知道,全花在护卫身上了。
“你那些护卫所到之处,都精心部署,这阵仗,不是谋反前的准备吗?”
宋隐说的有理有据,朱元璋却听得快要吐血,这想法亏他想得出来。
就凭他这想象力,不去编撰书籍都浪费了。
“还有你夫人。”
“夫人一直体察民情,乐善好施,这么贤良,足以跟皇后媲美。”
“皇上若是真有心查,你能躲?”
“皇上身边的锦衣卫跟狗仔……哦,是监视,他们可都是行家,往你这一查一个准,你说你还有活路吗?”
宋隐的分析,既肯定又笃定。
朱元璋听了也愣住了。
特娘的,自己如果是皇帝,差点就真信了。
这个混蛋,屡次三番的咒骂自己要死了,还一气呵成,似乎在发泄似的。
朱元璋明知道宋隐不知道自己身份,即便这样也被他诅咒的心里非常不爽。
况且这混蛋还越说越来神了!
“咱们皇帝性格阴晴不定,要真查出来,还不诛你九族?”
宋隐这话,朱元璋彻底傻眼,他是真没料到,宋隐想得如此多。
但是,认真想想,宋隐说得也并不是全无道理。
老大朱标跟宋隐学整治规划,确实是用来治理国家。
老二朱樉学的管理,也因他是潘王,学会管理,于他于大明,都是好事。
老三朱棢和老四朱棣,一个学习理财,一个学习行军布阵,自然也是为了大明的经济和安危着想。
至于将赚来的银子都花在锦衣卫的建设上,自然是让他们发展壮大,更好的将整个大明都监视起来。
儿子们都学有所成,皆是为大明未来储备力量!
朱元璋结识并知道宋隐的能力后,才决定让儿子们跟在他身边学习。
老四还拜宋隐为师,与他相处时间最长。
朱元璋想的是让自己几个儿子各具特色,精通不同的领域。
如此安排,他们可以在自己在位时帮助打理,保护和壮大王朝。
等朱标继位后,兄弟们齐心协力治理大明朝。
朱元璋开始是这么想的,现在也是这么想的。
压根没变。
可现在经宋隐这么分析,朱元璋开始反省,却觉得不一样了。
若不是自己是皇帝,这事发生在别的皇亲国戚身上,会如何?
那时,只怕就像宋隐所说,让人不寒而栗。
宋隐说得没错,自己及家人的做法,跟准备造反没啥区别。
若真有皇亲国戚做这种事情,自己查到了会如何?
答案已经不言而喻。
如果这些事不是自己做的,换作是其他人,自己肯定不会心软。
王朝之内,若是有一股势力悍然而起,掌握了经济,还有强大的兵力,且渗透在大明朝诸多角落,如何让人心安?
这足以动摇王朝的势力,不论是任何朝代的君主,都会不容。
毕竟这可以动摇一国之本。
结合宋隐的分析,朱元璋感到十分困惑。
他感觉似乎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但仍无法确切指出来,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他的预期,变得不可预测。
正在此时,宋隐再次发言。
“你我相识一场,虽然年纪上有点差距,但也算得上是个挚友,有些话我还是要提醒你。”
“要造反可以,但不能是现在。”
“就算你什么都有,现在也不是你造反的时候。”
宋隐说得诚恳,朱元璋却更是疑惑。
真要有人有这种实力,为何还要等?
已经万事俱备,为什么不造反?
朱元璋好奇的问,“为啥现在不能造反?”
“我就说吧!你果然有这个想法。”
“你可太能藏了,要不是我心思玲珑,还真看不出来!”
宋隐嬉皮笑脸,气得朱元璋直翻白眼,咱可是认真的。
不等朱元璋动怒,宋隐开始解释。
“近十几年,刚结束上一场改朝换代,这时候你要造反,可没有民心会向着你。”
“百姓们正修养,好日子还没开始,就要开始战乱,没人愿意跟着你。”
“再说咱们的开国皇帝,一个讨饭碗就打出一个大明天下,放在历史中都是不容忽视的人物。”
“而且陛下无论做什么事情,手段都非常铁血和强硬,你看胡惟庸案死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