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隐看着李善长抄袭自己的方案后连连冷笑。
可以说,李善长根本就是自作自受。
自己的方案是那么好抄袭的吗?那都是有针对性的!
无论是最早的沛县,还是福建,甚至是后来的北平行省。
表面上看起来如同一辙,一点差距都能谬之千里。
成功在于细节地把握!
李善长看了一个大概,就想要如法炮制,想法本身就错了。
虽然在真正的执行当中,李善长也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加进去,但显然并不适用。
宋隐看过方案后,立刻对其进行修改,从中加入自己的想法,重新制定了一套全新的治理方案。
李善长其实还是有几分能力的,只是拉不下脸面。
他上任前,但凡能虚心请教一番,也不至于如此悲惨收场。
对于李善长的成败,宋隐也懒得计较。
眼下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才至关重要。
户部的大小事物,经宋隐统筹安排下去后,立显效果。
他那几个曾经的下属挑起重担,原本人数最为短缺的户部,甚至在六部当中,率先稳定下来。
这日,户部大小官员处理完手头的公务,再次聚集到了议事厅。
身为户部重要职位的官员,都得听从宋隐的调遣。
而且宋隐曾经担任过他们上司,他们对宋隐更是马首是瞻。
“大人,各项统计工作都步入正轨,各州府积压多日及新上报的折子,也都分类整理审阅,并再三确认无误后转送到内阁。”
“眼下较为重要的就是江南行省的事情。”
户部侍郎欧阳强对近期的工作进行汇报。
宋隐听了后,很是满意。
这家伙做事认真谨慎,根本不用宋隐担心。
耗时不足两天,就已经把各处的工作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大人,你重新制定的江南治理方案着实不错,接下来就是要如何实施方案了。”
“毕竟现今江南行省各州府官员体系已经崩溃,所剩不多的官员,还是当时大人收复江南时留下的。”
“这点官员,解决百姓问题就已经让他们忙得焦头烂额,让他们去落实治理方案,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欧阳强接连开口,分析江南状况。
大明的十三个行省,以及各地的财务,税收和土地,凡是一切跟经济有关的事务,都归户部统筹。
所以要进行协调,难度挺大。
毕竟,随着藩王制度改革后,各地方藩王都开始治理封地。
无论是治理,还是促进经济发展,处处都急需人手。
所以,各州府用工都成了问题。
江南行省的重建时缺少工人一事,更是重中之重。
“大人,以现在的局面,咱们还能从哪里招人呢?”
“江南行省的百姓怕是远远不够。”
“况且,在江南此次动乱中,许多百姓都参与造反,死的死,被俘的被俘,人数锐减。”
“剩下的百姓,身体状况能务工的人就更少了。”
欧阳强几句话,就把江南行省的整个现状勾勒出来。
虽说宋隐重新制定的治理方案令他们信心百倍,但要如何落实下去,却是眼前摆在他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这些事情,他们又必须要去面对。
对于欧阳强的介绍,宋隐赞许地点了点头。
欧阳强对江南的分析说到了关键点。
就算是能够解决官员配备,可江南行省的治理却没有那么简单。
李善长之前的各种操作,不但让商人备受打击,就连工人都大批量撤离。
虽然换成了宋隐来负责治理。
可现在,大明各州府都急需人手,想要周转都难。
即便是有人空闲下来,但他们愿不愿意去江南,又是另一码事。
看着大小官员全盯着自己,宋隐却无所谓地摆了摆手,“问题不大,这事情不难,回头让皇家企业出面就能解决了。”
“你们现在先把江南行省治理需要的物品先列个清单,把能落实的先落实下去。”
“工人方面也不用担心,由本官来解决。”
闻言欧阳强等人顿时眼睛一亮。
他们就知道所有的问题,到了宋隐这里就不再是问题。
自己虽然也有很多年没有跟宋大人共事,可是宋大人的做事风格仍然没变。
处事不乱,又能闻风而动,多大的麻烦事,到了他这儿都有办法解决。
“把方案给本官,本官这就去跟皇上聊聊。”
“你们先下去准备吧!”
宋隐站了起来,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离开了户部。
事实上,宋隐早就有了解决人手问题的方案,不过这还需要获得朱元璋的允许。
也只有朱元璋才能解决这个难题,谁让他是一国之君呢?
整个大明至高无上的权力就握在他手中,不找他找谁?
虽然宋隐一百个不情愿跟朱元璋打交道。
但他现在身份变了,成为户部尚书,就得必须每天早朝,这事儿早把他折磨得怀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