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永博接地气的态度,获得了朱元璋和朱标的好感。
朝廷正需要这样做事在前,享受在后的官员。
吕永博寥寥几句话,无非是想告诉众人,在道路管理方面,他有亲力亲为的经验。
“很好,无论任何职位,为国为民着想的官员都是好官。”
“但是铁路局既然是宋大人提议的,官员任用方面,还是听听宋大人的意见吧!”
就在李善长和吕永博以为胜利在望时,朱标的话让他们心中一紧。
朱标现在也懂得要平衡各方势力,他不会主动去得罪任何一方,而是把这个棘手问题抛给了宋隐。
李善长和吕永博脸色顿时难看起来,但是他们仍然抱有几分希望。
毕竟在这之前,有利于淮西一派的一些事情,宋隐也没有反对。
这让李善长觉得,宋隐并不想真的跟他们淮西一派彻底闹翻。
吕永博也有些忐忑不安的看着宋隐。
他好不容易才从地方州府调入朝堂中来,他需要更多的机会步步高升。
宋隐在所有人注视的目光中缓缓开口,“跟着百姓开山凿路有什么好显摆的?”
“你在开山凿路时,本官已经把沛县马路都建成高速马路了,本官都没有觉得有什么好炫耀的。”
“而且这是铺上铁轨的铁路,不是随便几锄头下去挖出来的山路。”
“如果说抡起锄头挖路就叫有经验的话,那么整个大明有经验的官员多了去了。”
“再说了,身为父母官,做这点事情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有必要当成政绩来炫耀吗?”
宋隐一开口,就毫不客气的打压吕永博的话。
闻言,吕永博脸皮当即红了起来。
甚至神色里也透出几分羞愧。
他不自觉的握紧拳头,紧咬牙关,想要辩解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再说吕永博也不是没有管理过县城,但是他也没有把县城治理起来。
别说没有政绩,就是有也不值得称赞。
淮西一派不是喜欢用功绩说事,动不动就说自己是开国功臣吗?
宋隐此番也拿功绩来说事,顿时让淮西一派都哑口无言。
毫无疑问,宋隐这番话直接否定了让吕永博担任铁路局负责人的提议。
“那么宋大人可有合适的人选?”
朱标当即询问。
事实上,事关铁轨项目,宋隐在筹建这个项目时,就找朱元璋要过凌驾一切之上的特权。
所以朱标也只能询问,宋隐真要较真起来,他这个太子提议的人选,宋隐都有权决定要不要任用。
听到朱标询问,宋隐当即点了点头,“臣在朝廷大基建时,就发现一人。”
“此人名为赵致远,无论是基建管理还是道路方面,经验都非常丰富。”
宋隐一开口,朝臣都愣住了。
没有人知道这个赵致远是谁,甚至一点名声都没有。
倒是朱元璋闻言眯了眯眼,“赵致远?”
“咱记得前户部尚书赵昌有个儿子,就叫赵致远。”
“宋隐你说的是此人吗?他竟然有此能力?”
朱元璋疑惑的问。
经他这么一说,顿时有些大臣也想起来了。
赵昌被贬到地方州府后,人走茶凉,已经渐渐淡出朝廷的视线。
更何况还是他的儿子,还不是他本人。
顿时,有些人心思又开始活络起来。
赵昌当初任户部尚书时,对宋隐那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说他是宋隐的人都不为过。
想不到他儿子也是宋隐的手下。
这时,有些中立派官员悔不当初。
如果他们也向宋隐靠拢,不排斥和打压宋隐,是不是他们现在也有机会了。
“皇上记性不错,正是赵昌的儿子,此人在铁轨工程中贡献极大,又是始终都在铁轨建设前线,经验十足。”
“现在赵致远是工部侍郎,由他担任铁路局负责人再恰当不过。”
宋隐的意思很明显,他很看好赵致远。
此言一出,许多大臣纷纷议论,显然都不服气,却又无能为力。
“赵致远何在?”
朱标当即点名。
“臣赵致远拜见皇上,拜见太子殿下。”
赵致远从朝臣中站了出来,顿时引来许多嫉妒的目光。
原本没有名声的一个侍郎,想不到一下子就飞黄腾达了。
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
当然,最嫉妒的还是吕永博了。
他以后为铁路局负责人已经非他莫属了,想不到半路杀出一个赵致远来了。
当看到赵致远比自己还要年轻,吕永博心里就更加不痛快了。
朱标此时也在打量赵致远,“宋大人对你称赞有加,举荐你为铁路局负责人,你觉得如何?”
赵致远不卑不亢的回复,“回殿下,下官无论在任何岗位,都会尽心尽力,下官也会以行动证明,定不会辜负宋大人对下官的引荐及朝廷对下官的信任。”
赵致远也是实干派,不像吕永博那样说得天花乱坠,唯有用行动来说明。
朱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