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见见再说是什么意思,那就是心里已经意动了!
这事就八九不离十了,这四合院里聋老太太和易中海想找人养老,聋老太太和易中海的区别就是,一个处心积虑,一个明明白白。
其实不管是易中海还是聋老太太,就算给他们养老也没什么,你看后期傻柱在四合院里的房子,这可是四九城的四合院,现在不值钱,不过就是单位分的房子。
就算是自己的房子,也不过值個几百块。
可是到了后世,这种四合院那都是千万级别的,有的位置好,房子保存的好的,甚至是花钱都买不来的。
真要是让李长顺给养老,李长顺都不亏,不过李长顺就是不想费那个心思。
要知道之后改开的时候,只要站到风口上,就是头猪也能起飞,就算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就先知的优势就够了,小事记不住,不知道。
最次最次等着大马小马,买点原始股也够赚翻了的了。没必要为了几间房费心费力。
既然聋老太太这里没有太大的反对情绪,那一切就好办了。
李长顺第二天就去了轧钢厂,经郭主任引荐,也见到了这位要退休的老工人。
老工人姓王,是个六级锻工。看着倒是不见老态,走路龙行虎步的,身板子看着也壮实。可能也是常年干体力活的事。
不过头发确实白了大半,戴着帽子看不出是不是秃顶,不过发量明显不太足。
老王看到李长顺不由上下打量了两眼,“老郭,就是这个小子想进厂?”过来捏了捏李长顺的胳膊,“倒是挺壮实的,是个干锻工的好材料,好好学,用不了几年就能出师。”
这老王是以为李长顺想接班了,李长顺笑着说道,“王叔,您好!还真不是我想找工作,我还小呢,才十六。”
老王眼睛都瞪大了几分,眼前这小子不仅看着魁梧,胳膊也结实的很,十六!?什么家庭喂出来的?
郭主任也笑着说道,“老王,长顺不总来厂里,可能你听说过没见过,这是李科长大儿子,现在上高中呢。”
老王明显是认识李老爹的,点了点头,“原来你就是那个李长顺啊!这身板,没亏了老李的供应粮啊。哈哈~”
郭主任接着说道,“是这么个事,长顺的小姑,也就是老李的亲妹子,从外地回来了,老李想给妹子弄进厂里来,一个是能落户,另一个也是能就近多照顾着点,所以才琢磨着弄个工作指标。”
老王了然的点了点头,“可惜了,这小子要是能给我当个徒弟我倒是可以再多干两年。”
老王的眼眶有些红了,“哎,儿子那边催的紧,一门心思想让我去那边享福,可是说实在的,在这四九城活了一辈子了,真舍不得身边这些老兄弟。”
郭主任听了也有些有感而发,“年纪大了还得是在子女身边,也有个人照顾着点,南方水土也养人,孩子孝顺也是好事。至于长顺,他现在只要点头,我立马给他弄我后勤来。”
老王听了也笑了,“你个老小子净琢磨好事,这小伙子可是个能人啊!”
“哎,也不知道这一走,这辈子还能不能回来了。”看老王这样子是同意了。
李长顺也算是知道这老王为什么不愿意降价了,不是真的在乎那几百块,实在是故土难离,只要工作一天没卖掉,就可以留在四九城一天。
工作的事算是定下来了,不过现在不是给钱的时候,这时候的人虽然没那么多的心思,不过几百块也不是小数。
等老王办好了退休,小姑李素芬拿到接班的介绍信再给钱就行。
有李老爹在厂里,老王也不担心李长顺赖账。
跟李老爹说了一声,李长顺就骑着自行车回李家村了。
工作基本搞定了,接下来就是房子的事了。
到了李家村,跟爷爷奶奶一说,爷爷奶奶高兴的不行,奶奶抓着李长顺的手,“长顺啊!是个好孩子,小芬,你过来!”
小姑听话的走了过来,“到了城里多听你大哥的,还有长顺的,我这乖孙儿本事大着呢!”
奶奶一手抓着李长顺,一手抓着小姑,“都是一家人,说钱虽然有些见外,不过亲兄弟也要明算账,小芬这钱算是你大哥借给你的,回头等上了班,每个月拿出一部分工资还你大哥,知道么?”
小姑没多想就点头说道,“我知道的,娘。”
这可是亲小姑,钱不钱的真无所谓。对别人都尽量帮忙了,自己家里人还能差了事?“奶奶,以后进城了需要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这事回头我爹定。”
也不等奶奶再说什么,李长顺接着说道,“小姑,我来找你是有另一个事,你看,就算进了城里,有了工作,可是这住房的问题总要解决的。我有个主意,您听听,要是觉得行我再详细跟您说说。”
“就是,我们院里有个聋老太太,也七十多岁了。无儿无女的,也没个人照顾。一个人也比较可怜,要是让小春认个干亲,小姑也算在城里扎下根了。就是不知道小姑这……”
爷爷奶奶听了这话也有些犹豫,爷爷想说什么,但是被奶奶拦了下来,沉默着等着小姑说话。
杜春毕竟是杜家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