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医学生的常态,想进市级以上的医院,博士是敲门砖。
钟严换了鞋,去洗手,“想读哪儿的博?”
“本校吧。”时桉知道,钟严也是医大毕业的,“您觉得是跟侯教授好,还是门教……算了,您肯定推荐我门教授。”
钟严擦干手,打开冰箱门,“为什么这么肯定?”
“侯教授注重实践,门教授严抓理论。门教授带出来的学生,SCI发表数量和影响因子都尤为突出。”
和逼人抄书、默手术技巧、背医嘱的某人异曲同工。时桉查过,钟严的论文发表量多到不真实,普通人望而不及。
钟严打开微波炉,放碗进去,“你自己怎么想的?”
“我更倾向侯教授。”
“讨厌写论文?”
“也不是讨厌,就是感觉没用。我想当医生,不是讲师。理论再花里胡哨,也没一场手术来得快。”
钟严笑了,声音从厨房传出,“你和我以前的想法一样。”
“以前?”时桉好奇,转过头看他。
“我读书的时候最讨厌写论文,比你还烦。”
时桉头一次觉得跟钟严同频了,他更加好奇,“那现在呢?”
钟严没直说,先问他,“人人都知临床经验重要,为什么还在实践之前,学那么多年枯燥的理论?”
“怎么也得掌握基础啊,不然怎么实践。”
钟严:“你知道实践代表什么吗?”
时桉等着他说。
“代表一个鲜活的生命,自掏腰包,主动成为你医学路上的垫脚石。”
“好夸张的说法。”时桉也不喜欢。
可患者的确花了钱,又无形中帮他们增加了经验。
时桉不服气,“我从没想把患者当垫脚石。”
治病救人和累积经验相辅相成,这算互惠共赢。
“没有哪个医生想把患者当垫脚石。”钟严说:“但你毫无临床经验时,有什么底气、拿什么本事向患者和家属承诺?”
时桉握着笔,看眼下的教科书、专业文献,还有做不完的练习题。
是掌握绝对多的专业知识,进行无数次的理论练习,才能增加临床上的底气。
把理论扎根在心里,成为条件反射,日复一日地练习,哪怕走弯路、无意义,也好过用患者的生命当练习题。
时桉看自己寥寥几字标注的书籍,突然有了羞耻心。
钟严把热好的牛奶推给他,“明天早班,别熬夜。”
时桉嗅嗅热腾腾的巧克力奶,眼皮熏得潮润,“您也喜欢喝这个?”
钟严站在茶几另一端,单手撑着桌面,稍微靠近了些,低头看他的眼。
“你这脑子,怎么考上医大的?”
第12章 急救
“我脑子怎么了?我高考全市第六。”时桉挺直腰板,“凭本事考上的!”
“谈恋爱还能考第六?”钟严的脸色像吃了坏掉的食品,“真不容易。”
时桉急了,“谁谈恋爱了!”
钟严记忆里是被认错的那晚,“没谈?”
时桉满脑子塞的是加密相册里的一厢情愿,“关你什么事。”
“嗯,不关我的事。”钟严起身,双手都插在口袋里,“以后谈恋爱,记得擦亮双眼。”
时桉抓紧手机,想反驳又不占理,端起奶碗,泄愤似的咕咚咕咚猛灌。
一口气干完,碗底磕在桌面,钟严站在原地,还没回去。
“干嘛?”时桉凶巴巴的。
钟严从他巧克力色的上唇移开,“擦嘴。”
“知道了。”时桉抽纸,胡乱蹭。
钟严眼睁睁看他擦干净,连口气都变得温和,“晚安。”
“哦,晚安。”时桉舔舔嘴唇,也消了火气,“钟老师,我能借您本书吗?”
“哪本?”
“急诊突发症状处理。”
“自己拿。”
*
时桉算得上优质租客,不仅把家归置得井井有条,也不会制造麻烦。除了坐地毯看书,就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次日早上,离上班还有半个小时,时桉的房间大门紧闭,半点动静没有。
钟严等了十分钟,已是极限。
“时桉,你想睡到几点?”钟严敲门,“住这么近还迟到,得寸进尺是吧?”
警告毫无用处,钟严推开门,被子和床单铺得整齐,房内空空如也。
“......”
这小子,什么时候走的。
钟严卡点赶到科里,老远就看到忙碌的时桉,生龙活虎,精气神十足。
陈曼下夜班,刚换上的高跟鞋踩在脚底,“你俩是住一起了吗?”
钟严默认,扫着时桉的行动轨迹。
陈曼顺着他的方向,“这位小同学还挺知道避嫌。”
“他几点到的?”钟严问。
“也就比你早一个小时吧,先去查了房,又捧着本书研究了半天,最后风风火火去量心电图,可积极呢。”
陈曼抱着肩膀,“不像某位主任,差点迟到。”
钟严:“……回你的家吧。”
今早的急诊科尤为忙乱,附近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