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泪沾裳>其他类型>重生70,渣爹后妈颤抖吧> 第134章 这次真是太值得了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4章 这次真是太值得了(1 / 2)

东方泛白,天刚破晓。

一阵响亮而清脆的鞭炮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将郑欣蓉从睡梦中唤醒。

大年初一了。

在这个年代,大年初一人们起得格外早,甚至连孩子们也不例外。

还有一个说法:若在大年初一起得晚了,那么这一整年都会赖床。

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他们不能被大人叫醒,否则这一年可能会变得懒惰。

因此,即使是年三十晚上,也不会睡得太迟。通常,在吃完水饺和放过鞭炮后,一家人便会早早入睡。

这个年代,没有电视、没有春晚,基本没有跨年的概念。

只有家庭主妇会跨年,她们往往要等到家人睡了之后,继续忙碌,将屋内打扫干净,到处擦拭得光亮如新。

杨淑娴便是其中之一,她不仅跨了年,而且早早地就起床了,白菜馅的素水饺都已经快包好了。

在传统文化里,人们对食物有着独特的讲究和寓意。特别是在过年期间,这种文化更是深入人心。

这个年代讲究年三十吃肉馅的水饺,代表过去的一年很丰盛。

初一的早上要吃素水饺,表示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一年素净,生活平静安宁。

此外,还有一句流传已久的俗语:“吃了五更的饺子,百无禁忌”。五更的饺子,就是指的素水饺。

吃了这个素水饺,意味着可以消除一切灾祸和不祥之气。

然而,仅仅追求生活的平静还不够,财富同样重要。

因此,人们会包白菜馅的素水饺。

白菜,百财也。

等郑欣蓉和小宝起来之后,杨淑娴已经把水饺下好了。

热气腾腾的饺子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娘仨围坐在桌前,愉快地吃着水饺,感受着新年的喜悦氛围。

然而,她们还没来得及收拾好碗筷,就听到门外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原来是邻居来拜年了!

在这个年代,大年初一拜年,是人们约定成俗的共识。

吃完早饭,换上新衣,收拾立整了,先给周围的邻居家拜年。

然后再给远一点的同学、同事、领导、朋友拜年。

从早上跑到晚上,一整天都在走家串户的拜年。

因此,早上必须早早起床,如果起得晚了,这一天跑不完。

家家如此,所以出去拜年,往往家里还得留人,有谁来拜年了,还得记下来,如果有漏下的朋友,还要记得回拜。

这一天,就是人们圈定和巩固朋友圈的一天。

郑欣蓉和小宝吃完早饭,也赶紧换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去给邻居们拜年了。

转了一圈回来,姐弟两人手里、口袋里都装满了糖果。

七十年代初,对于来拜年的孩子们,不兴给压岁钱。

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人们普遍经济拮据,手头并没有多少闲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被打上“四旧”的标签而惹来麻烦。

那时,家家户户在接待前来拜年的客人时,都会事先精心准备几个果盘,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

果盘里装满了各种吃的,如糖果、瓜子、花生和水果等,这些都是过年期间必不可少的年货。

每当有孩子前来拜年时,主人家便会热情地给孩子抓一把糖果。

这种简单而温馨的举动,成为了那个时代独特的过年习俗之一。

郑欣蓉看时间差不多了,就收拾了一下,背了一个新挎包,拿着邀请函,去参加团拜会了。

**

海清市人民大礼堂。

礼堂门口,一片热闹景象,人们欢声笑语,人头攒动,仿佛整个城市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鞭炮声此起彼伏,红色的鞭炮碎屑如雪花般飘落,将大地染成了一片鲜艳的红色。

大礼堂门口贴着一副醒目的对联。

上联写道:“东风浩荡革命形势无限好”,

下联则是:“红旗招展生产战线气象新”。

郑欣蓉来到礼堂时,发现盛仙医早已到达。

只见他身着一套崭新的蓝色中式上衣,显得精神焕发、气质非凡。

此时,他正站在门口热情地与他人打招呼,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仿佛周围的气氛也被他的活力所感染。

“爷爷,过年好啊!”郑欣蓉热情地打着招呼。

“好好,过年好。”

郑欣蓉和盛仙医一起进了大礼堂,礼堂里已经有很多人了。

礼堂里摆了很多张圆桌,桌上摆放着糖果、瓜子、花生和桃酥。

郑欣蓉站在礼堂内,目光缓缓扫过四周。

忽然间,她的视线定格在了一个方向,脸上露出一丝惊喜之色:“爷爷,我看见赵厂长了!就是东方红中药厂的那个赵谦赵厂长。”

顺着郑欣蓉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郑欣蓉兴奋地对盛仙医说道:“爷爷,我们过去跟赵厂长打个招呼吧?”

盛仙医微笑着点头答应道:“嗯,好啊。”

在这种场合,盛仙医的眼神可不如郑欣蓉的眼神好使。

正当他们交谈时,郑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