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让学员更多时间掌控飞机,以及临近危险的飞行教学,让跟随孙义成升空学习的学员成长很快。加上孙义才每次滞空时间又长,往往其他教官在飞第二名学员了,孙义成还在和第一位学员在天上飞,无形中让这些学员空感更多体验更深刻。孙义成离开机场前,跟随他升空的那四名学员,基本上能够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亲自驾驶了,单飞的时间指日可待。
时间转眼就来到了一九三九年的十二月,严寒的冬季里,山西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件----“晋西事变”。晋绥军一部勾结日伪,进攻CPC军队和八路军后方医院,惨杀八路军伤员和地方群众一千多人。
第二战区一位最高指挥官在一次军事会议上说过: “生存就是一切,抗战只是手段”、“抗战与和平是个政治问题,不能说主张抗战就对,主张和平就不对。”为了自己投降妥协做准备,而要投降,山西境内的八路军就是他最大的障碍。
“晋西事变”爆发不久,又发生了“陇东事件”,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在陇东地区制造的反共摩擦事件,先后袭击八路军,捕杀共产党员和抗日军民。同时,国民党集结大批军队于陇东及其件近地区,伺机对延安发动军事进攻。
这就是川渝政府的第一次反共高潮。
为了应对国民党政府可能对延安根据地的军事进攻,一九三九年底,延安高层领导决定,加强延安地区的军事力量,充实在延安的八路军警备部队。
根据这一部署,八路军总部决定从华北地区的一二零、一二九师(一一五师主力已经东调山东了)部队中抽调一部分部队回到陕北,保卫中央领导的安全。
经过八路军总部和两个师的师领导商议,很快要西调的部队就由师首长报到了总部。一二零师贺师长抽调的部队是三五九旅,一支老革命部队,而一二九师刘师长报上来的部队番号,却很让总部领导们吃惊。
刘师长他们报上来的部队竟然是冀南军区第六军分区的第十四团,一支战斗力强悍却是新组建的部队(和老红军组成的部队相比较而言),这让总部领导很是差异。
要知道,负责警备延安,保卫中央领导的部队,上级领导最看重的可不是部队的战斗力,而是政治素质。
三五九旅作为一支老红军老革命出身的部队,那是经受过各种考验的,对党无比忠诚的部队,部队里面普通的战士,基本上都是经历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战士。
反观六分区的部队,成立时间才不过三四年,在革命队伍中绝对算得上是童子军,是后起之秀。
一二九师领导给出的理由是,陕北我军人数已经不少,唯独缺乏一支真正能打仗的强军部队。六分区的部队,虽然是新部队,但战斗力强悍,且战士们基本上也都是贫苦百姓的孩子,对党和人民同样无比忠诚,到了延安他们可以作为我军的一把利刃,哪里最需要他们就可以到哪里去。
一二九师领导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陕北八路军虽然多,但没有一支真正意义上能打的部队,政治过硬,军事同样过硬才行。三五九旅可以作为政治过硬的代表,那十四团就是军事过硬的第一,两支部队在一起可以相互呼应,更好完成保卫延安的工作。
总部领导认为刘师长他们的建议很有道理,于是就将要调动的部队上报中央,没想到延安很快就做出了回复,同意总部和下面部队的意见,一二零师第三五九旅和冀南军区第十四团两支部队,不日出发,西调陕北。
师领导调六分区部队去陕北,这个决定其实也是大出军区宋司令意料的,孙义成更是没有想到,最后再三确认,才明白师领导这是认真的。
孙义成心底下其实是不希望上级调自己部队去延安的,一来他知道抗战时期国军也好,日本人也好,都是没有进攻过陕北的,部队去了那里也是闲待着,浪费边区政府的粮食。
二来他觉得自己的部队政治觉悟和其他八路军相比,还是要差一点,万一出点什么问题那影响可就太大了,但上级既然下了命令,那就得服从,就得执行。
和孙义成相比,詹政委才是对这个决定最高兴的六分区领导。调六分区部队去保卫延安,那意味着六分区部队政治觉悟高,上级领导重视,也意味着他这个政委工作做的好,是领导从另一个方面对他成绩的肯定。
经过六分区几位领导商议,最后在孙义成的提议下,决定派温良才的十四团去执行这个任务。
派十四团去,孙义成也是想了又想之后的决定。
八个团里,新一团和新二团这两个团肯定是不能去的。剩下从十二团到十七团,十二团团长蒋金德,十三团团长王子海,这两个人虽然已经从抗大分校学习回来了,两人现在也入了党,是共产党员了,但他们之前是在国军那边服役的,根不正,所以不可能让他们去。
十六、十七团的团长赵志齐、李同海两人资历又太浅,最后只能从十四、十五两个团里挑一个了。这两个团的团长都是从八路军老部队调来的,真正的老红军,两人的资历摆在那里,拉出去不会有人有意见。
最后经过孙义成提名,几位领导表决后就让温良才的十四团去陕北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