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英美军队在二战中的装备水平普遍高于日本,这在当时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他们在同等兵力对峙的情况下却意外地发现,日本军队并非他们所想的那般不堪。日军表现出出乎意料的战斗力、纪律性和顽强,这让英美军队感到震惊。
南洋和缅甸战场遇到日军部队,让英国人深深地认识到自己不是日本人的对手,亚历山大主动撤出仰光,也是基于这个认识,所以自己跑路让中国人来顶缸,已经成为英军上下的共识,只是欺瞒了史迪威和远征军。
既然远征军要在同古打一仗,孙义成就要做好在远征军不利的时候出兵援助,地面部队出动肯定费时费力,空中打击就成了唯一选择。
其实四十八架歼6部署在八莫的新武安机场最为合适,但那里现在已经有后撤的印度军队经过,孙义成不想引起他们的注意,只能部署在南坎机场,以歼6的速度,就算部署在南坎,也能及时出现在战场上空。
让四十八架歼6转场后,他则在众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又从空间里面取出三十六架歼6放在机场上,然后装作浑然无事的样子,开始询问三架歼侦-6战术侦察机的侦察情况来。
歼侦-6战术侦察机的飞行训练,是结合了战场实际侦察进行的。日军越过泰缅边界山脉,出现在土瓦和毛淡棉周边时,侦察机就对日军的行动进行了空中侦察。
和战斗机操作和飞行相比,侦察机的操作就比较单一,对飞行员飞行技术的要求也低一些,只需要按照既定的飞行线路飞行,到达目的地上空后打开相机自动拍照即可。
对待入缅的中国远征军,孙义成除了装备大量药品之外,还准备了另外一样东西--本地向导。英国在缅甸百年殖民形成的负面效应,也连累了入缅的中国军队。
一部分缅甸人本来就不喜欢中国人,他们认为中国人和印度人一起垄断了缅甸的部分经济,现在军队又进入缅甸,协助英国人作战,那中国人和英国人就是一伙的,所以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作战得不到当地人的理解和支持,更不要是主动带路了。
和中国远征军相反,日军进入缅甸后,意外发现不仅得到了缅甸义勇军的协助,也得到了普通缅甸人的欢迎。
他们给日本人做向导,或者为他们供粮米、备饮料。缅甸是佛教国家,僧侣众多,日军每到一处,都煞费苦心地与僧侣接触,获取他们的支持。印度部队被日军追击,逃入山庄,当地居民都拒绝协助补给,又如果敌势弱小,他们还会揭竿助战。勇敢的青年则骑牛通报日军。
正是因为这个情况,所以孙义成特别为远征军准备了一批向导,而这些向导,多为已经将缅北走了个遍的特战队员,有他们带领,相信远征军会少走很多冤路。
孙义成积极为远征军做准备时,日军快速而轻松的占领仰光的消息,也在世界上开始发酵。
此时的缅甸,地位发生陡然的变化,对盟军来说已经显得非常重要了。如果德军突破中东,在缅甸的日军突破印度,那么德日两军很有可能在印度合流的可怕前景将变成现实。美国人先英国人坐不住了,罗斯福亲自给国民军事委员会最高长官发电报,希望中国军队能够在缅甸协助英国人发挥作用。
实际情况是,英国人宁愿把缅甸丢给日本人,也不愿意交给中国人。不给中国人,将来打败日本后,缅甸一样是英国的。丘吉尔已经做好放弃缅甸的准备,但严守了这个秘密,连罗斯福都没有告诉,更加不可能告诉中国人,在丘吉尔眼中,中国政府那位光头先生,给他提鞋都不配。
不过缅甸战场英国军队的无能,只能让自认高贵的丘吉尔摇头叹息,就好比小贩一样,可以吹牛说半条街道都是他的地盘,但是城管一来,小贩就要落荒而逃。
英国人也是一样的,当日本人向缅甸首都仰光发起进攻时,驻缅英军发现根本无法抵挡,顿时慌成一团,环顾四周,唯一能够向他伸出援手的只有中国,亚历山大只能赶紧冲着中国远征军大喊救命。
仰光失陷后,英国在缅甸的军政机构撤退到曼德勒东北面的眉苗,这里是缅甸的避暑胜地。缅南溃败的英缅第1师、英印第17师和英装甲第7旅的残余部队只剩下不到1.5万人,但英军司令部却有1名陆军上将、1名中将、5名少将、18名准将和250名参谋人员,来指挥这支已遭严重削弱的部队,亚历山大不靠中国军队还靠谁。
相反,日军兵不血刃地占领了缅甸首都,并达成了第一期缅甸作战的目的。占领仰光的日军第十五军可由海路运输接收补给和增援,车辆及重火器也陆续由仰光港口卸货登岸。而从马来半岛赶来增援的日军第十八、第五十六师团也由仰光登陆, 首先向同古和卑谬一线开始攻击前进。同古会战打响了。
同古会战的结局孙义成已经知道,在安排完给远征军的向导和药品后,他一方面命令蒋金德等安排部队秘密向腊戍靠近,以阻击新到的日军五十六师团切断远征军退路,一方面则跑去南坎机场,自己驾驶歼6战斗机,和其他飞行员一起进行空中巡逻。
日军的飞机已经出现的曼德勒南部,孙义成的想法是,地面上日军不能突破腊戍一线,空中则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