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张纸抄录。”封源从选择的三页内容里各抽取了一段,吩咐给随从抄写。
《诗政兵法》乃是大溱王朝兵部和礼部耗费几年时间编写,将诗词,史记,政农,兵法等内容糅合,最终编纂而成。
可以说,若是能吃透《诗政兵法》一小部分内容,就能考取功名,造福一方。
但相对应的,这么多内容糅杂在一起,内容是非常晦涩难懂的。
哪怕只摘选了三个片段,不足千字,也不太可能在两个时辰内全部记住。
更何况,他选取的三段,并非随意,而是有一定的用意。
第一段是诗词和兵法结合,难度最大,因为兵法最难记,故意被他放在第一页。
第二段和第三段是史记和政农,相对简单很多,放在后两张纸上。
这就是个陷阱,死磕最难记忆的第一段,必然会浪费大量时间,从而兼顾不到后面两页。
看起来考的记忆力,实则也是考验应变能力。
“陆弘先生看看?”封源拿起三张抄录好的,推到陆弘手边。
“好。”
陆弘本就对这新编写的《诗政兵法》好奇,加上又是封源出的考题,正想着先把把眼。
可当他看向第一页内容时,脸色就发生变化,再看第二页和第三页时,又稍稍缓和不少。
“封大人英明。”
“呵呵,陆弘先生不担心?”
封源转着茶杯,目光如鹰般盯着陆弘。
这次额外增加考题,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本次院考中,有私塾先生之子。
而院考的题目,正是陆弘出的。
私塾是大溱王朝选拔人才的最初级的地方,设在如柳镇这般的小地方,管理不到位,徇私舞弊之事常有发生。
他虽然与陆弘相熟,且还同窗过几年,但人性难测,他又最见不得作假,故而增设了题目。
陆弘闻言,吓得一激灵,赶忙起身,战战兢兢道:“封大人,这次院试绝对按照大溱王朝要求,所考题目,除了我自己,没有任何人知晓......”
这位封大人在试探他!
封源叠好纸张,头也不抬:“陆弘先生慌什么,我就是问你,这三页内容,抽取的如何?是否具考题的意义?”
陆弘看着已经抄录好的四份纸张,心中暗暗发苦。
您是大人,说一不二的。
况且,您都命人超抄录了,现在问我有没有意义?
“封大人,内容很有代表性,尤其是第一页的兵法部分,难记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考验变通能力......”
......
外堂。
参加院考的少年一开始抓着黄陆嬉闹后,随着等待时间增加,愈发的不耐烦。
“怎么还没开始?”
“是啊,急死人了,我娘还等着我回去吃饭呢。”
“不会不考了吧?”
“别啊,早考早解脱啊!”
“......”
就在众人窃窃私语之际,陆弘拿着一叠纸张,面色严肃的走进来。
“来了,来了。”
少年们立马找好案桌,正襟危坐。
楚铭就近选了最后位置坐下,等待发卷。
别说,还真有些前世考试的既视感。
但他也就被这气氛感染了一小下,很快就恢复如常,平静自然。
前世大考,小考,月考,期考,不知经历了多少回,早就习惯了。
可其他少年就未必如此了,神色绷紧的,紧张到手抖的。
楚铭看向侧边的黄陆,这家伙的案桌都快压不住了。
越是临近发卷就越是这样,等题目真拿到手,会好很多。
“院考时间为两个时辰,中途不得离开,大家拿到纸张,先写好自己的名字,不要交头接耳,违者,分数作废,三年内不得再参加院考!”
“......”
陆弘把院考的规矩照例讲了一遍,才开始发下题目。
楚铭看着案桌上的题纸,脸色平静。
院考内容,跟往年一样,考的《诗经通论》,《经史集粹》,《农政全书》三书。
有着一目十行的能力,他很快就把三张题纸上的题目看完。
前两张是默诵题,换成前世的语文题目就是断句填空,诗词拼写,文章默写这些组成。
第三张前半部分也是如此,只有最后两题跟阅读理解一样的题目。
说是阅读理解,本质考的还是对三本诗书内容记得熟不熟,会不会套用上去。
这些对于楚铭而言,自然没半点难度。
可其他少年就无法像他那样落笔自若了。
比如之前那个大高个,拿着笔,这里写几句,那里写几句,显然是会的不多,先把脑子里还记得的写上去,免得等会就忘了。
旁边的黄陆,那是好不容易按住因为紧张带着震抖的案桌,可那笔,除了歪歪扭扭写了名字和前面几个最简单的题目,后面是一个也想不起来。
再看其他少年,抓耳挠腮的,啃咬笔头的,对着题纸发呆的,乱写一通的,不在少数。
整个外堂,除了楚铭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