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京市有1000多公里的酥省,黄玉华教授正坐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发呆。
她的助理以及一些专业的工作人员正在拆解整个十堰基地安装的各种器械,外面闹哄哄的,昭示着她所在的这个实验基地的落幕。
现在其实才5月中旬,酥省的平均温度已经到了38度,无论是晴天或是雨天温度都持高不下——但这并不是酥省特点,整个星球都是这样的,温度一年比一年高,许多地方已经开始修建地下居民区了。
也正是因为连年上涨的高温,两极的冰川融化得越来越快,所以海平面上升的程度也很夸张,海岸线已经进一步内移了。
事实上酥省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名存实亡了,靠着海的几个市被海水淹没大半后,国家为了保证居民的安全,后来又将接近海边的几个市的普通民众也陆续撤离。
原本是熠国经济最强的大省之一,如今竟然只剩下四个市在正常运行,想想就令人唏嘘。
黄教授本人现在就是在酥省的省会,然而现在她们这样的科研人员也要准备撤退了,按照现在专家的预测,大概再过一年,海平面将上升到威胁酥省省会的程度,到了那时就是大部队撤退的时间了。
高温、气候骤变、海岸线内移……蓝橙星所有人都不得不面临着更为逼仄的生存环境。
黄玉华是熠国农业科学院的院士,她研究的是无人农业工厂技术,自从前些年一位姓杨的农业大佬将实验室水稻生长期缩短到了不到60天,无人农业工厂技术就步入了新的阶段。
尤其现在整个蓝橙星的这种状况,土地逐渐地减少影响最大的其实是耕种面积,毕竟人有一个吃饭的地方、上厕所的地方,再有一个睡觉的地方就能满足基本需求。
可植物不同,哪怕是到现在为止,因为成本的关系,立体农业应用还是没有完全普及开来,人类的粮食多半来自于传统农业种植,各大农业实验室也铆足了劲儿在培育各种高产作物,当然也有黄玉华这样坚持努力突破无人立体农业实验室各种技术壁垒和成本的团队。
成本真的是很大的一件事,一方面是各种初始设备的成本,另一方面则是能源的成本,如果是一个小国家可能咬咬牙就全面推广现在这种层次的技术了,但对于熠国这样的大国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
总而言之,尽管全国已经多了许多的无人农业工厂,但依然有大多数的农民仍在使用传统的种植方式,只不过换上了国家新发的种子而已。
所有人都知道情况不容乐观,但目前看来无计可施。
正当黄玉华准备去实验用的农业工厂看一下拆除情况时,她接到了一个电话。
打来电话的是他们国家农学院的梁院长,电话一通,马上就直截了当地问道:“玉华啊,你上次给我发的那个,理论上可行的全机械自动化管理自发电农业塔的图纸,你最近有没有什么新的补充?”
黄教授先是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来他说的那个详细图纸还是陨石雨之前的呢,那个其实是一种处于设想中的全自动农业塔,一旦达成了图纸上的完美条件后,整个农业塔可以自行发电,自给自足。不但如此,还能通过光线的调整大大地减少植物生长的时间,尽一切可能使其达到实验室的高标准。
但这种农业塔成本相对比较高,无论是里面的农业机器人还是控制农业塔内光线的各种灯管,以及全自动的管理机械设备价格都比较高。
而且还需要比较长时间的调试才能达到完美的状态,可以说虽然理论上是可以成功的,但对于目前的熠国来说,这东西十分不划算,做得太小了根本无法切实地解决群众的用粮危机,做大了成本太高,还不如用其他的无人农业工厂模式。
她思考了一会儿道:“没有什么补充,最多就是这几年过来了,可能发电的设备以及机械的智能化可以更好一些了。”
梁院长又问道:“你最近是不是要准备去钏省了?”
“对,现在已经在收拾设备了。”黄教授回答完又问道,“院长有什么事情吗?”
梁院长有些语焉不详地说道:“现在国家派了一支团队想要把你这个农业塔给建造一下,你看看这个版权的问题……”
黄玉华一时之间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她复述了一下:“建造我的这个农业塔?”
她有些惊讶:“这怎么可能?”要知道这个农业塔因为各方面原因确实是只处于设想的状态,光是进行调试就要花费很多的功夫,更别提高昂的成本了。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也许是因为你这个农业塔构造并不是特别复杂,也比较好理解。”
黄玉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放弃了:“……版权方面我没什么问题,按照惯例来就可以”
一般来说全国的农业规划是由农业部来完成的,而农业部和农业科学院的联系非常紧密,要做些什么决定也都会找农业科学院的专家们征求意见进行参考,这一次却实在有些奇怪,农业塔的设计者黄玉华本人居然是被通知才知道。
黄玉华试探着问道:“那需要我做些什么吗?”
梁院长又是一阵诡异的沉默,似乎连他自己对此都有些疑惑,他回答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