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泪沾裳>都市言情>千禧:我真不想当大导演> 第181章 有仇当场就报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1章 有仇当场就报(1 / 3)

在观影自来水般的推荐中,媒体的口风也悄悄变了。

以前是迪士尼讨公关费压制不好的评价,现在是纸媒主动替《加勒比海盗》宣传。

【好莱坞周报:将18世纪富有魔幻色彩的传统故事搬上大屏幕,林无攸做了个大胆的角色,与他可怜的同伴理安不同,林无攸很好地拿捏住商业片的精髓,哪怕故事情节俗套,但观众们看了却很开心,这才是影片最大的妙处,也是林无攸做正确的决策。

他向我们证明电影的创作手法并非只有表面功夫,对特效的运用也是种熟能生巧的技法,特别是对于影片情绪的细致把控更是凸显这位导演卓尔不凡的导演功力。

迪士尼比环球更加幸运,他们押对了正确的赌注。】

《好莱坞周报》的好话说个不停,NBC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话术。

【林确实更有一套小巧思,放弃了他喜欢钟爱的文艺片和悬疑手法,完全摈弃个性去迎合市场上的喜好,能狠下心来搞这一点也属于了不得,但这也让剧情过度的简单平滑,不再具有任何悬疑和跌宕起伏的性质。

除此之外,这部电影还值得谈一谈特效方面,不清楚林无攸的未来和工业光魔达成了什么合作,反正他们塑造出一段足以留下深刻的印象转变过程。海盗们因为诅咒而变成了骷髅,但只有当月亮照射,他们才会曝光出骷髅本性。所以,林导奇异地将大部分打斗镜头放在夜晚镜头,时而隐匿、时而现身的月光让海盗们时而为人、时而为鬼,特别是洞穴中的月光照射在杰克船长的身上,林无攸对德普的偏爱展露无疑。

漫长的打斗镜头没有出现任何穿帮,杰克船长面部的肌肉细节、五根手指玩弄金币的细节,他不断转换的细节,每一处都被处理得无比丝滑。据悉,迪士尼高层曾因他对杰克船长放置太多笔墨而感到不满,但林无攸却直接顶了回去,当时还不明白是为什么,现在却能完全了悟。

这实在是一段难忘的打斗戏码,或许会是德普职业生涯中最好的打斗戏,后来的任何打戏恐怕都难以超过。】

应该说不愧是NBC么,话都是好话,但难掩其中指桑骂槐的意味。

在没有公映之前,迪士尼可以对NBC使绊子视而不见,全当是对导演以及影片的考验;但如今炸裂的成绩一出,迪士尼绝对不能容忍任何诋毁的人,这不是考验导演,这是在影响迪士尼赚钱。

任何电影持续两周霸榜北美票房冠军都是一件不可忽略的大事,这意味着好莱坞已经稳定的导演圈层即将又迎来一位买好又买座的大导演。

甚至于根据某些票房推测机构的预测,《加勒比海盗》有能力跟《海底总动员》打平手。

这两部影片会激烈竞争本年度的北美票房冠军。

哪怕2003年的佳作频繁出现,诸如《黑客帝国2》、《黑客帝国3》、《终结者3》、《x战警2》、《冒牌天神》,以及神中神的作品《指环王3:王者归来》。

可以在这地狱修罗场中闯出头角,《加勒比海盗》的硬实力不能说强,只能说过分的强。

迪士尼看着每天的票房成绩嘴都要笑歪了。

原本都不抱有任何希望,没想到硬生生捡了个漏子。

不错,非常不错。

但具体票房成绩还是三亿多少万还要看后续的票房持续力,以及其他渠道的回本能力。

与国内一个月的上映时间不同,北美票房统计长达半年。

用某些公知的话来说,这是工业成熟的表现,但林无攸将其称作为“为了多赚钱,于是强行拉长影片配额,哪怕到了后期压根不给多少屏幕”。

北美的电影利润回收机制,通常会为每一部电影单独注册会计公司,公司资产即电影版权。回收周期通常在几年以上,大型IP会更长。回收顺序及渠道如下:

1.院线首当其冲是第一发行渠道。

发行商需要和院线商定都都在哪些影院投放、投放时间是什么、以什么样的模式投放。发行商分享的票房收入(在扣除院线运营费用后)可以达到90%。

2.影院播放完毕之后就是家庭录像带市场。

这块的收益经常会超过票房收益。家庭录像带包括DVD直接销售,如在书店、超市等,也包括租赁。工作室会将收益的20%拿来与片方分成,但是这20%里,工作室还要扣除分销费用,通常本国内发行是30%,国外是40%。所以最后可以分成的只有12%—14%。

3.接下来进入电视渠道。

首先是付费频道,如HBO,Showtime, emax等电影频道,这些都是正常的电视频道包以外要单独购买的。这些付费频道会根据票房收入,按百分比收一个牌照费用,比如票房的50%.而付费频道背后的东家通常是好莱坞的大制作公司们,比如说ABC便是迪士尼掌控的电视频道。

4.电视渠道的下一级是普通电视频道,与前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付费频道的盈利模式是付费,没有广告;而普通电视频道是有广告的。这些频道的拥有者大多也都是好莱坞的大制作公司门。工作室也是向他们收一个牌照费用,然后再和片方分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