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泪沾裳>历史军事>海上升明帝> 第639章 国地分税六四开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9章 国地分税六四开(1 / 3)

第639章 国地分税六四开

随着越国公王之仁破兖州,屠了城中两万顽抗之兵,整个山东便都宣告收复,这也算是御营将士对皇帝的新年献礼。

河南方向,则还有南阳和颍州两地还在鞑子手里坚守着。

但天子义儿朱忠义率归德镇连续做战,配合郑遵谦他们收复汝宁府,攻占光州后,颍州的鞑子也就彻底被截断包围成孤军。

鞑子在西面南阳沿熊耳山伏牛山方城山一线天险,勉强守住了南阳,保住了这块重要的通道,经商洛联通关中,并为襄阳、郧阳之依托,也守住了汉水下游。

从整个局势来看,虽然鞑子现在吴三桂镇守西安,守住关中平原,又保住了武关通道,联通南阳,守住湖广荆襄。

但明军夺取汉中后,李国翰鳌拜虽还死守着褒城镇,但已经被围的非常难受。

同样,郧阳和荆州也被围了,双方大小战数次,清军始终无法解围,更别说增援徐、颍战场,只能是据地分守,眼看着明军今年先在汉中发力,然后又在东线发力,把河南山东基本收复。

剩下几个堡垒,也只能朝不保夕。

明军都已经兵进太行,沿着太行成功的从河南进入河北,先取大名,再进真定,眼看都要打到保定去了。

真定府城已被拿下,鞑子也只能匆匆分守太原和保定,顾头不顾腚,捉襟见肘,十分狼狈。

尤其是济南和兖州两战,斩杀近三万,俘虏万人。

鞑子已经不是伤元气,而是脊梁骨都被打断了。

颍州的勒克德浑万余人,随时有可能全军覆没。

仗打到这份上,其实鞑子现在上下都很悲观了,许多人已经在喊着撤回关外。不过现在问题是,他们想撤,都不容易了。

今年,绍天朝再开启朝集制度。

各地督抚布按分巡知府,一及一些驻军大将等纷纷入京朝集,不少官员从十月底就开始进京了。

再启朝集,主要目的还是加强中央对地方上的控制,特别是经历了晚明以来地方失控后,越发需要了。

其实从汉代开始,地方官员定期往中央述职,叫上计。

朝集不仅仅是来京拜见皇帝,更是一种中央审核调查,所以每年各府的知府,分巡,省里的布按、总督巡抚、巡按等都要返京朝集,在此期间,由他们的佐贰官暂代职事。

各地驻军的游击以上主官,也要入京朝集。

朝集最重要的就是考核,包括官员向中央各级做报告,接受考核问询,另外就还有推荐人才,参加礼仪,以及地方、军队重要问题的汇报等。

这是一次面对面的机制,比起公文往来要更直接清晰。

当然,朝集制度,还方便朝廷任免罢黜调离官员,尤其是军队的将领,来了后,就地免职,不用担心他抗命不遵等等。

如今大明中兴,天下还未完全恢复,各项新政推行,但中央对于地方上也掌控力不够,这时只能依靠地方各级主官们,可天高皇帝远。

所以安排他们每年入京朝集,当面沟通,既便于信息交流,也有利于中央权威提升。

当然,也便于对官员们的考课。

甚至一些得要的地方项目,以及军地的大额开支预算等,也需要他们当面申报并解释。

大量官员入京朝集,京城各部院忙的不可开交。

就连朱以海现在也是天天召见臣子,每天都得见上几十上百人,内外奏事处的待漏房里,更是每天坐无虚席。

许多官员甚至只能一批批见,单独见的机会都很少。

朝集使们要在京城忙到过完年,甚至到元宵节以后,才开始辞别返衙。

“今年朝集使们主要应映的问题还是财政这块,关于起运留存,以及征税等问题。”

总理处。

皇帝来开会,首辅宋之辅禀奏皇帝,再次提到税务和预算这块。

“今年我们开始实行冬估,和春秋拔的办法,十一二月进行财政开支估算,拟定次年开支后,分春秋两季拔款,以进行调剂。

我们地方上的税赋,其中地丁这块,按冬估数,地方征收后,先留存好地方所需开支,其余的全部起运,若实际用所不足,再进行春秋拔补充调剂,但现在地方官员们普遍反映,冬估预算过低,起运时过多,留存过少,地方用度不足,困手困脚,甚至造成地方官吏俸禄拖欠等问题。

一些额外的项目,如水利、救灾、修堤、修城等也是无钱可用。

希望能够增加冬估预算,加大留存比例,否则就算朝廷春秋拔,可上下调拔也非常麻烦。”

朱以海很清楚财政的重要性,之前已经在一点点的修改调整,如今有冬估、春秋调拔制度,但明显还是不足。

这倒不奇怪,任何制度总不是那么一来就完美的。

“朕最近召见督抚等官员时,也常听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