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9章 朱标的变化(1 / 2)

上书房,御岸之旁,朱元璋和朱标两眼放光看着地图上的天竺地区。

而刘伯温心中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天竺?那不是在唐朝就已经存在的古老国度吗?..

为什么朱元璋和朱标,会对那个远在十万里之外的地方感兴趣?

而且听朱标的语气,好似还要将天竺给纳入大明的版图?

“太子殿下,你说要把天竺给拿下?”

刘伯温有些不确定的询问道:

“可是天竺与我大明无冤无仇,怎么能无端挑起战火?”

“难道只是觊觎别国的土地,就要发动战争吗?”

刘伯温的眼睛瞪得老大,还是不相信这是从朱标口中说出来的话。

要知道,朱标可是自小就受多位名士大儒的熏陶。

而朱标也不负所望,成为了一名仁慈孝顺和蔼的储君。

无论是宋濂还是刘伯温,都对这个性情温和的太子,抱有很大的期望。

可是现在朱标,竟然不知不觉间,好似变了一个人。

朱标还没回答,朱元璋就粗暴的打断了刘伯温的问话,反而询问起刘伯温,说道:

“伯温,咱问你,你可听说过天竺这个地方?”

刘伯温一愣,条件反射的说道:

“自然是听说过。”

“当年唐朝时期,就有玄奘法师,西游万里,抵达天竺,以求取真经。”

“到了宋朝,由于海贸的发达,关于天竺的记载,也已经越来越多。”

“好,既然如此,你给咱讲讲,天竺国的实力到底如何?”

朱元璋眼神一亮,刘伯温知道天竺之地,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省的自己再跑一趟,去问李进。

刘伯温若有所思的看着朱元璋,为了让朱元璋打消攻打天竺的念头,刘伯温说道:

“天竺国传承悠久,国内承平已久,披甲之士,与我大明相差无几,有百万之众。”

“那里的百姓,也是极为繁多,乃是西南方的一大强国。”

刘伯温想要夸大天竺的实力,从而让朱元璋能放弃不切实际的念想。

但是朱元璋听完之后,却是眼中光芒大盛,神采奕奕,大喝道:

“好,太好了。”

“这天竺能养得起这么多军队,再加上本土有这么多的百姓,国内必然有着极为适合耕种的土地。”

“咱大明缺少的就是这种,能够让咱们大明百姓繁衍生息的地方。”

“此地,咱势在必得!”

刘伯温懵了,张大着嘴巴看向朱元璋,没想到事情竟然变成了这样。

“皇上,到底是为何,让您变得如此贪恋别国的土地?”

“咱们大明辽阔,疆土何止万里?”

“如今更是遍地荒地,无人耕作,就算咱们占据了那天竺的土地,咱们也没有百姓过去耕作?”

“又何必为此劳师远征,徒耗国力呢?”

朱元璋瞥了一眼刘伯温,缓缓坐到了龙椅之上,向他问出了一个沉重的话题。

“伯温,咱问你,为什么咱们华夏王朝,自周天子以后,再也逃不过三百年国运的宿命?”

刘伯温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这种送命题,刘伯温实在是不想回答。

涉及到大明国运的问题,刘伯温在朱元璋建国之后,就已经很少再提。

因为刘伯温知道,朱元璋心中自有沟壑,自己说太多,只会招朱元璋不喜,最后很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

不过此事朱元璋和朱标都是目光直直的盯着自己,眼看是逃不过这一次,刘伯温只能如履薄冰的说道:

“皇上乃是天子,国运自然是由上天决定。”

“只要皇上能够执行仁政,广布恩德,必然能够感化上天,延续国祚。”

“呵!”

朱元璋竟然被刘伯温这神神叨叨的话语,给逗笑了。

“胡扯,咱看你就是想说,王朝的覆灭,是因为后世之君,残暴不仁,骄奢淫逸,这才导致百姓民不聊生。”

“从而开始了造反,推翻了一个个王朝的昏君,就像咱一样,把蒙古的昏君直接撵到了漠北吃沙子。”

“是与不是?”

“皇上明鉴。”

刘伯温吓得又赶忙躬身,不敢狡辩。

不过朱元璋脸色却是一变,怒声道:

“但是事情却没有那么简单,一个王朝的覆灭,乃是因为王朝中的贵族,豪绅,士家以及大小地主!”

“他们这些人贪婪无度,想方设法的兼并土地,将别人的土地弄得小小的,把自家的土地搞得大大的。”

“结果,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只能被活活的饿死。”

“这些人如同蛀虫一样,尸位素餐,将天下搞得民不聊生。”

“当流民积攒到一定程度,量变产生质变,最终一个王朝就会轰然倒塌。”

“前朝如是,唐朝亦如是!”

“日后,咱的大明甚至也可能也如此。”

“既然如此,咱何不另辟蹊径,去抢占海外的土地?”

“只要咱大明的土地足够多,哪怕是百姓再多,咱也可以将这些百姓传输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