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过这段历史的朋友们应当都知道,苏轼并没有像王安石期待的那样留在金陵与他作伴,因为他接下来马上就要升官了。】
【就在苏轼拜访过王安石后不久,年仅三十三岁的宋神宗英年早逝,这位有理想有抱负、倾尽心血支持新法的皇帝一死,意味着保守派要再次上台。历时九年的王安石变法也随之付之一炬。】
天幕外的王安石神色一黯,没想到,变法才执行了九年,这对于改变宋朝贫弱交加的局面是万万不够的啊!
虽然早就听这天幕上的女神仙提及过赵家的皇帝们都不太长寿,但再次听到一位年轻的君主逝去,赵匡胤还是跟着揪心了一把,在位者不能康健长寿,就意味着颁布施行的政策有可能朝令夕改,再加之这几个皇帝都是年纪轻轻就薨逝,留下的继任者年岁必定不大,长此下去主少国疑,这皇位很可能就落在旁人手里了啊!
不行,他这就下令让太医署给宫中的皇子皇孙们调养身体!不过转念一想,这些英年早逝的皇帝们论理也不算是自己的后代啊,这样一盘算,他看向赵光义的眼神就更加复杂了。
另一时空下,围在宋仁宗身边的一众大臣正在犹疑不定互相争论,那天幕上所说的王安石变法,到底是福是祸?经这女神仙一捣鼓,官家不会真的把王安石喊来中枢提前进行变法吧?
【宋神宗死后,他的儿子哲宗继位,但是哲宗继位的时候还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屁孩,宋朝一直有太后临朝的传统,这个时候自然就把宋神宗的母亲、小皇帝的祖母高太后搬出来垂帘听政辅佐政务了。】
天幕外的一些臣子闻言哗然:天,那可是一国之君,这女神仙竟然直呼小......小屁孩?
【宋朝前后一共有八位太后临朝听政,在位期间大致都体现出求稳的施政风格,不过我们也可以大胆猜测一下,也许这当中也有太后想过效仿武则天当年的风范,但迫于朝堂上文官的势力束缚只好作罢,最后不得不还政给皇帝了。这次临政的高太后就是比较偏向保守派的一位太后,在神宗死后她便立即召回了司马光、苏家兄弟等人,改年号为元祐,企图效仿宋仁宗当年仁慈的风范。】
【123:我一时竟然不知道该高兴老苏终于升官了,还是悲哀安石的心血付之东流......】
见到这条评论,明意善意提醒道:【你先别纠结,你且看着,这个时候的苏轼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书生意气的苏轼了,他对于新政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
天幕上,全息投影像一幅画卷慢慢展开,栩栩如生的苏东坡再次回到观众的视线里。
朝廷下令,召苏轼为礼部侍郎、苏辙为右司谏,苏轼一开始是强烈拒绝的,自己从乌台诗案流落黄州吃了不小的苦头,再不懂点官场的智慧就真的是傻子了!兄弟两人这次一起被提拔到这么高的位置上,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凭借着他在黄州吃糠咽菜四年养成的直觉,他觉得自己应该拒绝!
可是太后的意图也很坚决,无论苏轼怎么推三阻四,就是一心要请他回到汴京来任职,不仅要回京任职,还又赐予了他中书舍人这样的高职,苏轼推脱不了,只能立即风雨兼程赶到京中受命。
虽然不想当出头鸟,可一想到在京城就能每天见到弟弟,苏轼顿时又觉得自己可以!
于是苏家两兄弟就这样扶摇直上,一起成为了太后面前的红人,有人追捧讨好、有人眼红嫉妒、也有人瑟瑟发抖,因为他们想起了自己当初在乌台诗案是怎么不遗余力地把苏轼往死里整的......
【苏家兄弟度量大,对于当年攻击自己的大部分人是一笑置之不再记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放过那些为谋私利不择手段的小人们。比如当年在乌台诗案颠倒黑白想方设法想要苏轼去死的李定等人,这么多年借着新政的名义排除异己祸害忠良,苏家兄弟俩一点情面也没有留。苏轼负责起草奏章,苏辙负责当廷谏对,兄弟俩配合的毫无破绽,将当年的跳梁小丑收拾了一番。】
【丐帮帮主:原来此处才是钮祜禄苏轼,失敬失敬。】
【喵呜:这是继当年科考一举成名之后两兄弟的第二次合体吧,不愧是你们,双剑合璧天下无敌!】
天幕中,苏家门庭若市,慕名前来求学拜师的后辈更是络绎不绝。
不过苏轼挑学生和旁人不同,他更注重学生性格是否和自己相投,与其说是在挑学生,不如说是在给自己挑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一日,门童来报有客人拜访,苏轼忙请下人去拿自己珍藏的御赐好茶。
这茶叶苏轼平时自己都不舍得喝,如今却拿来招待客人,想必定是贵客。府中女眷一打听,原来是苏门弟子秦观前来拜访。
秦观字少游,未入仕途便已经是京中负有盛名的风流才子,所作词句婉约感人,凭着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不知赚了多少少女的芳心,此刻闻得他来,府中女眷便拉着下人一起躲在会客厅的屏风后偷看。
“怎地是个满脸络腮胡的大汉!”一婢女捂嘴惊叹,虽然压低了声音,但还是掩饰不了自己的惊讶。
什么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和眼前这个长相粗犷的人丝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