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日正中天,京师气温渐回升,空中白云飘动。 微风拂过,牢门与石墙铺满了一层薄薄的水雾,如绸缎般柔软。 朱元璋心中畅快,张丰在夸出题人,实际这问题是朱元璋提的。 朱樉总觉得他大哥没张丰说的这么好,可也不好反驳。 张丰再次看向朱樉,这问题不能直接给出答案,直接给出答案肯定引起不了朱标的注意。 朱标身为太子,又是朱元璋最疼爱的一个儿子,身边各种人才多了去了,帮他出主意的人绝对不少。 “张天师,那这所得安在呢?”见张丰夸了一顿,还没说出答案,朱樉又问了一句。 张丰说道:“二殿下,这问题是属于一个发展性的问题,答案并不是最重要的。” “我可以告诉你金山银山的位置,但当金山银山也被搬空的时候,又所得安在呢?” 朱樉听的眼前一亮,张天师居然知道金山银山的位置,要是真找到,那还管什么所得安在,急忙问道:“天师,金山银山在哪?” “不要打断。”张丰怒视了朱樉一眼,跟他说问题,他居然想的是金山银山,接着说道:“临河而慕鱼,不如归家织网,二殿下,这话你知道吧,也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朱樉懵懵懂懂的点头,内心犹如白雪皑皑,一片空白!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发展性的问题,这個问题在每一个时间段,可能都会有不一样的答案。”张丰开始解释了起来,“现在我若是告诉你,少了田赋,可以去增加其他的赋税,用其他方面来弥补,这样不靠谱的答案,那就是授人以鱼,不是授人以渔。” 朱樉听的绕来绕去,两眼冒金星。 …… 另一边的朱元璋听懂了这话,“临渊而鱼,不如归家织网”这一句话朱标和朱棣也都学过。 朱标红着脸,说道:“我们最开始还想增加其他地方的赋税,来弥补田赋的空缺,听张天师的话,这个答案明显是错误的,并不能真正解决‘所得安在’这个问题。” 一开始进入牢房下层的时候,朱元璋就问过他们两兄弟这个问题。 现在被张丰这么一说,顿时觉得当时回答的答案不行,不全面,也很难有持续性。 朱元璋也知道太子答案中存在的一些毛病,只是没有别的更好的。 “且听张天师继续分析。”朱元璋说道:“你们要好好记录下来,回去好好思索。” …… 张丰喝着茶,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二殿下,这鱼和渔是不同的。”张丰看朱樉的样子,只能又解释了一下,“我给你鱼,你只能吃饱这一顿,但是我要给伱渔网,那你就可以自己捕鱼,不止这一顿,下一顿也能自己解决了。” 朱樉刹那间灵光一闪,说道:“张天师,我悟了!” “原来如此,天师是想要给我渔网,让我自己去捕鱼。” “可是张天师,给我鱼不是更好,给我渔网,我也不会捕鱼啊!” 朱樉弄明白了问题,可就算是告诉他方法,他也不会用,还不如直接给个答案,他就能去跟朱元璋交差了,弄这么多他也搞不明白,也不会搞啊! 张丰摇了摇头,直接给答案,那怎么突显出与众不同。 “之前就跟你说过,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具有发展变化的问题。”张丰继续说道:“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所以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同样需要有一个可以发展,随之变化而变化的答案!” 朱樉嘴巴微微张大,每一个字他都能听懂,但这字凑到一起,就又迷糊了,刚刚还是鱼和渔,现在怎么出现了两个“集合体”了,还有各种听不懂的东西。 “张天师,说的太棒了!”朱樉虽然听不懂,但不明觉厉,细思恐极,“那天师,这能够随之变化而变化的答案是什么?” 张丰喝了一口碧螺春,润了润喉咙,缓缓说道:“记住,就四个字,那就是‘开源节流’,每一个时间段随着变化的不同,以及发展的需要,都可以用这四个字来解决‘所得安在’这个问题。” 开源节流? 朱樉把这四个字记住了,原来这就是答案,可是这“开源节流”要怎么来开源,怎么去节流,好像又是两个问题了。 朱樉问道:“张天师,我用这个答案去回复我大哥吗?” “还不够,这是一个解决的方法,你还要通过这个方法,分析出如何开源,如何节流。” 张丰自信的看了一眼朱樉,只要经过自己好好调教,一定能让朱樉出去后一鸣惊人,按着朱标的聪明劲,一定会顺藤摸瓜找到自己。 张丰不由想起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等朱标来请自己出狱,自己再故作镇定,让朱标连求自己三次,便可成就一段洪武佳话,可谓是:太子三顾于牢房,定大明千年盛强! …… 朱元璋和朱标、朱棣三人眼前一亮。 犹如醍醐灌顶一般。 朱标不由说道:“这一段之前儿臣也学过,‘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乃是《荀子》中的一篇,怎把这给忘记了。” 被张丰这么一说,都想起了“开源节流”。 这就好比做几何题,自己苦思冥想,一直不得其法,有人做了一条辅助线后,立即就恍然大悟,有种原来如此之感。 “说的没错,经纪之道,不过如此。”朱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