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宝玉急着要和秦钟相遇,于是选择了后天一起上学,打发人到秦家送了信。
到了这一天,宝玉起来时,袭人早已把书、笔等文具和生活物品收拾妥当,坐在床边上发闷,见宝玉起来,只得服侍他梳洗。
宝玉见她闷闷不乐的,便问道:“好姐姐,你怎么又不高兴了?难道怕我上学去,把你们撂下冷清了不成?”
袭人笑着说道:“这是哪里的话?念书是很好的事,不然就得潦倒一辈子了,终久是避免不了的?但是只要记住一件事,只是念书的时候儿想着书,不念书的时候儿想着家,不要总和他们玩闹,被老爷碰见可不是闹着玩的。虽然说要奋发向上,力求进步,但那功课宁可少些,一来贪多嚼不烂,二来身体也要保重。这就是我的意思,你好歹注意点。”
袭人说一句,宝玉答应一句。
袭人又说道:“大毛儿衣服(用狐、貂等贵重皮毛做的皮袄,叫作大毛衣服)我也包好了,交给小厮们拿去了。私塾里冷,好歹想着添换,不比在家里有人照顾。脚炉、手炉也拿过去了,你可得催着他们给你用炭火笼上。那一帮懒贼,你不说他们,懒得不会动的,白白冻坏了你。”
宝玉说道:“你放心,我自己都会安排的。你们也别在这屋里闷死啊,常和林妹妹一起玩玩儿去才好。”
正说着,都已穿戴整齐了,袭人催他去见贾母、贾政、王夫人。
宝玉又嘱咐了晴雯、麝she月几句,才出来见贾母。
贾母也不免有几句嘱咐他的话。
然后去见王夫人,又出来到书房中见贾政。
这天贾政正在书房中和 清客相公们(旧时依附于官僚富贵人家帮闲凑趣的文人)说闲话儿,忽然见宝玉进来请安,禀报说上学去。
贾政冷笑一声,说道:“你要再提‘上学’两个字,连我也要羞愧死了。依我的话,你还是玩你的去,才是正经。小心别弄脏了我这个地方,别靠我太近以免弄脏了我!”
众清客都起身笑着说道:“老世翁(对长者的敬称)何必这样说。今天 世兄(宝玉)一去,二三年就可以通过某种成就而获得了名声的,绝对不会像以前那样小孩子气了。这天也快到吃饭的时候了世兄还是快请吧。”
说着,便有两个年纪老的拉着宝玉出去。
于是贾政问道:“跟着宝玉的是谁?”
只听门外面答应了一声,早进来三四个大汉,打千儿(请安的礼节)请安。
贾政一看,是宝玉奶娘的儿子名叫李贵的,便对他说道:“你们成天地跟他上学,他到底念了些什么书!书倒没学会,倒是学会了一些无根据无道理的言语,学了些精致的淘气(??“精致的淘气”是指一种既调皮又具有高智商的行为,这种淘气不仅仅是简单的恶作剧或不听管教,而是带有精巧细致的特点,表现出较高的智力和创造力??。这种淘气不仅令人眼前一亮,还透露出一种认真的生活态度和严肃的审美情趣)。等我闲一闲,先扒了你们的皮,再和那不长进的东西算账!”
吓得李贵赶紧双膝跪地,摘了帽子磕头,连连答应“是!”,又禀报说:“哥儿(宝玉)已经念到第三本《诗经》了,什么‘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李贵把“食野之苹”背成了“荷叶浮萍”)
说得满屋人哄堂大笑起来,贾政也撑不住笑了。
于是说道:“哪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是‘掩耳盗铃’,哄人而已。你去学堂里给老师请安,就说我说的: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照旧例行事,只是先把《四书》一齐讲明背熟才是最要紧的。”
李贵赶紧答应“是”,见贾政不再说话,才起来退了出去。
此时宝玉独自站在院外,静悄悄不出声息静静地等候,等李贵他们出来一起走。
李贵等人出来一边掸衣裳,一边说道:“哥儿可都听见了?先要扒我们的皮呢。人家的奴才跟着主子赚些个体面,我们这些奴才白陪着挨打受骂的。以后也可怜可怜我们这些奴才才好!”
宝玉笑着说道:“好哥哥,你别委屈,我明儿请你吃饭。”
李贵说道:“小祖宗,谁敢指望你‘请’,只求听一两句好话就行了。”
说着又回到贾母这边,秦钟早已经来了,贾母正和他说话儿呢。
于是二人见过,拜辞了贾母。
宝玉忽想起没有向黛玉辞别,又急忙到黛玉房中来告辞。
那时黛玉正在窗下对着镜子梳妆,听宝玉说要上学去,于是笑着说道:“好,这一去,可是要‘蟾chan宫折桂’了(古时指参加科举考试考取进士)了!我不能送你了。”
宝玉说道:“好妹妹,等我放了学回来再吃晚饭。那胭脂膏子也等我回来再做。”
宝玉唠叨了半天才脱身离开出去了。
黛玉急忙又叫住他,问道:“你怎么不去辞别你的宝姐姐呢?”
宝玉笑而不答,和秦钟一起上学去了。
原来这间私塾里虽然都是本族子弟和一些亲戚家的子侄,但是俗话说得好:“一龙生九种,种种各不同。”(比喻贾府族人多,好坏不一,各种各样的人都有。)